查古籍
【概述】
近視眼發(fā)病在中學生中非常普遍,有人統(tǒng)計約占50%以上。近視眼又分為假近視,真近視。中醫(yī)認為近視與肝腎不足,氣血不充有關。治療上應補益肝腎為主。
【手穴治法】
(一)艾灸法
選穴:勞宮。
操作:患者采取站位,坐位均可,用鼻自然呼吸,舌抵上腭,排除雜念,艾灸勞宮穴7~10分鐘,至皮膚發(fā)紅。5~7天為1療程,間隔3~5天進行第二療程,一般需要4個療程。
資料:據(jù)河北省唐山市開灤第三中學校醫(yī)室李愛琴報道,治療假性近視138例,真性近視130例,經(jīng)艾灸勞宮穴假性近視痊愈30例,顯放7例,有效101例;真性近視痊愈13例,好轉16例,有效89例。
按語:勞宮穴屬手厥陰心包經(jīng),手厥陰心包與足厥陰肝經(jīng)相表里并互相絡屬。《素間·五臟生成》云:“肝藏血,心行之,人動則血運于諸經(jīng),人靜則血歸于肝臟?!备伍_竅于目,肝的精氣盛衰,直接影響視力強弱,故灸此穴,可以促進肝的功能,從而提高視力。
(二)針刺療法
方法1:
選穴:眼點。
操作:常規(guī)皮膚消毒后,用1寸毫針,直刺0.3~0.6寸,輕輕提插捻轉,尋針感,患者酸、麻為主。針刺半分鐘左右,一般不留針。每日1次。
方法2:
選穴:二明。
操作:取1寸毫針,針尖沿食指,小指第1關節(jié)橫紋斜刺0.3~0.5寸。針感局部及手指麻木。每日1次。不留針。
(三)指針療法
選穴:二間、三間、退熱點、二明。
操作:醫(yī)者用拇指或食指尖對準以上穴位,按壓3~5次后,輕輕的沿逆時針方向轉動50—100次,然后再按順時針方向按揉50~100次。
【手穴治萃】
針刺提高甲亢性突眼癥視力的臨床觀察。用同一針刺方法對15例突眼癥作了針刺即時對視力的影響,針刺前后視力變化等進行了臨床觀察。取穴:合谷,上天柱風池,瞳子,攢竹。針刺合谷時,針尖略斜向腕部,留針30分鐘,每隔10分鐘行提插捻轉手法,以加強針刺感應。眼部穴位沿皮刺。每周2次,兩個月為1療程,共觀察3個療程。療效觀察:(1)針刺即刻的視力變化:針刺即刻視力能提高1排眼為160眼次;提高2排眼為64眼次;提高3排眼為30眼次;提高4排眼為4眼次。視力恢復1.5眼為46眼次。針刺即刻提高視力的總有效率為67.6%。(2)針刺前后(3個療程)視力對照:15例患者(30眼)的視力有明顯改善。視力提高1排眼計6眼;提高2排眼計8眼;提高3排眼計9眼。提高4排眼計4眼。90%眼的視力都有改善。(吳澤森等,江蘇中醫(yī)雜志—1986,(1),—28)
腕踝針治療近視眼151例。治療方法:上1點(在手小指側的尺骨緣前方,用拇指端按壓凹陷處),雙眼近視選雙側。按常規(guī)操作,進針一般不痛,如痛應將針退至皮下表淺部位,再重新進針。留針1小時,每日針1次,10次為1療程,間隔5天后可行第二療程,一般治療2~3療程。治療結果:痊愈17只眼(5.7%);顯效97只眼(32.4%);進步139只眼(46.5%),無效46只眼(15.4%),總有效率為84.6%。中醫(yī)認為“近視乃少火”,陽不足,陰有余。手少陰經(jīng)支脈上系于目系。故取手少陰經(jīng)的絡穴——通里附近淺刺皮部,可以針對這一條經(jīng)脈進行調(diào)整,振奮陽氣。腕踝針不求針感,是極輕微刺激方法,是較理想的補法。(江祥上海針灸雜志1987,(4),—11)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【概述】
近視眼發(fā)病在中學生中非常普遍,有人統(tǒng)計約占50%以上。近視眼又分為假近視,真近視。中醫(yī)認為近視與肝腎不足,氣血不充有關。治療上應補益肝腎為主。
【手穴治法】
(一)艾灸法
選穴:勞宮。
操作:患者采取站位,坐位均可,用鼻自然呼吸,舌抵上腭,排除雜念,艾灸勞宮穴7~10分鐘,至皮膚發(fā)紅。5~7天為1療程,間隔3~5天進行第二療程,一般需要4個療程。
資料:據(jù)河北省唐山市開灤第三中學校醫(yī)室李愛琴報道,治療假性近視138例,真性近視130例,經(jīng)艾灸勞宮穴假性近視痊愈30例,顯放7例,有效101例;真性近視痊愈13例,好轉16例,有效89例。
按語:勞宮穴屬手厥陰心包經(jīng),手厥陰心包與足厥陰肝經(jīng)相表里并互相絡屬。《素間·五臟生成》云:“肝藏血,心行之,人動則血運于諸經(jīng),人靜則血歸于肝臟?!备伍_竅于目,肝的精氣盛衰,直接影響視力強弱,故灸此穴,可以促進肝的功能,從而提高視力。
(二)針刺療法
方法1:
選穴:眼點。
操作:常規(guī)皮膚消毒后,用1寸毫針,直刺0.3~0.6寸,輕輕提插捻轉,尋針感,患者酸、麻為主。針刺半分鐘左右,一般不留針。每日1次。
方法2:
選穴:二明。
操作:取1寸毫針,針尖沿食指,小指第1關節(jié)橫紋斜刺0.3~0.5寸。針感局部及手指麻木。每日1次。不留針。
(三)指針療法
選穴:二間、三間、退熱點、二明。
操作:醫(yī)者用拇指或食指尖對準以上穴位,按壓3~5次后,輕輕的沿逆時針方向轉動50—100次,然后再按順時針方向按揉50~100次。
【手穴治萃】
針刺提高甲亢性突眼癥視力的臨床觀察。用同一針刺方法對15例突眼癥作了針刺即時對視力的影響,針刺前后視力變化等進行了臨床觀察。取穴:合谷,上天柱風池,瞳子,攢竹。針刺合谷時,針尖略斜向腕部,留針30分鐘,每隔10分鐘行提插捻轉手法,以加強針刺感應。眼部穴位沿皮刺。每周2次,兩個月為1療程,共觀察3個療程。療效觀察:(1)針刺即刻的視力變化:針刺即刻視力能提高1排眼為160眼次;提高2排眼為64眼次;提高3排眼為30眼次;提高4排眼為4眼次。視力恢復1.5眼為46眼次。針刺即刻提高視力的總有效率為67.6%。(2)針刺前后(3個療程)視力對照:15例患者(30眼)的視力有明顯改善。視力提高1排眼計6眼;提高2排眼計8眼;提高3排眼計9眼。提高4排眼計4眼。90%眼的視力都有改善。(吳澤森等,江蘇中醫(yī)雜志—1986,(1),—28)
腕踝針治療近視眼151例。治療方法:上1點(在手小指側的尺骨緣前方,用拇指端按壓凹陷處),雙眼近視選雙側。按常規(guī)操作,進針一般不痛,如痛應將針退至皮下表淺部位,再重新進針。留針1小時,每日針1次,10次為1療程,間隔5天后可行第二療程,一般治療2~3療程。治療結果:痊愈17只眼(5.7%);顯效97只眼(32.4%);進步139只眼(46.5%),無效46只眼(15.4%),總有效率為84.6%。中醫(yī)認為“近視乃少火”,陽不足,陰有余。手少陰經(jīng)支脈上系于目系。故取手少陰經(jīng)的絡穴——通里附近淺刺皮部,可以針對這一條經(jīng)脈進行調(diào)整,振奮陽氣。腕踝針不求針感,是極輕微刺激方法,是較理想的補法。(江祥上海針灸雜志1987,(4),—1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