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《時病論》 洞泄

    作者: 雷豐

    經(jīng)云∶春傷于風,夏生飧泄,邪氣留連,乃為洞泄。蓋因風木之邪,留連既久,木氣克土,則倉廩不藏而為洞泄,可見是病,亦由伏氣所致也。李士材曰∶洞泄一名濡泄,濡泄因于濕勝。此病非但因伏氣內留,中氣失治,亦有濕氣相兼致病也??计涿}象,軟緩乏力,或關脈兼弦,身重神疲,肢體懈怠,下利清谷,小便短赤是也,宜乎培中瀉木法加蒼術、澤瀉治之。經(jīng)曰∶腎脈小甚為洞泄。蓋腎為胃關,因腎虛失閉藏之職,伏邪乘虛而深陷也,宜乎補火生土法加煨葛、荷葉治之??傊⑻撘匝a中為先,腎虛以固下為亟,風勝佐之疏透,濕勝佐之滲利,臨證之頃,神而明之,則旋踵之禍,庶幾免焉。

    程曦曰∶觀飧泄洞泄之論,總不離乎木氣克土,故治洞泄,皆仿飧泄之法,然其中之虛實,當細別之。

    蓋飧泄因脾虛為多,所以完谷不化;洞泄因濕勝為多,所以體重溺紅。屬脾虛者,不宜偏利;屬濕勝者,不宜偏補。斯二者,皆當審其虛實而分治之。

更多中醫(yī)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