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『方歌』
加味二陳治痰多,咳嗽頻頻口不渴。
苓半甘草苡陳皮,杏仁生姜飴糖酌。
『藥物』
茯苓、陳皮、制半夏、甘草、苡米、生姜、飴糖。
『方解』
此治痰多作嗽,口不作渴之方。苓、陳、夏、草,即二陳湯。半夏辛溫,體滑性燥,行水利痰為君。蓋痰因氣滯,氣順則痰降,故以陳皮利氣。痰由濕生,濕去則痰消,故以茯苓滲濕為臣。中不和則痰涎聚,又以甘草和中補(bǔ)土為佐。加苡仁助茯苓以利濕;杏仁助陳皮以利氣;生姜助半夏以消痰;飴糖助甘草以和中。凡因痰致嗽者此法均宜。
《小兒衛(wèi)生總微論方》(公元 1158 年)宋.撰人未詳.二十卷.自醫(yī)工論至疵靨論,述小兒初生至成童的疾病,凡 100 論, 論后附方.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『方歌』
加味二陳治痰多,咳嗽頻頻口不渴。
苓半甘草苡陳皮,杏仁生姜飴糖酌。
『藥物』
茯苓、陳皮、制半夏、甘草、苡米、生姜、飴糖。
『方解』
此治痰多作嗽,口不作渴之方。苓、陳、夏、草,即二陳湯。半夏辛溫,體滑性燥,行水利痰為君。蓋痰因氣滯,氣順則痰降,故以陳皮利氣。痰由濕生,濕去則痰消,故以茯苓滲濕為臣。中不和則痰涎聚,又以甘草和中補(bǔ)土為佐。加苡仁助茯苓以利濕;杏仁助陳皮以利氣;生姜助半夏以消痰;飴糖助甘草以和中。凡因痰致嗽者此法均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