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凝壅聚結,皆為血分痧毒惡癥,其間有輕重之別。凝者,初犯之癥;壅者,凝多而壅;聚者,血壅或左或右;結者,血滯一處。故痧毒中血分,結為重,聚次之,壅又次之,凝為輕。凝以紅花、澤蘭為主;壅以延胡索、桃仁為主;聚以蘇木、茜草為主;結以五靈脂、降香為主。輕者用藥不可重,重則恐傷本原;重者用藥不可輕,輕則治之不效。
【治驗】
一尹鈞萬咳嗽痰喘,有以緊勞治之,病日增,背鞠如弓,手足蜷緊,不能展動,咳則胸腹百骸吊痛。延余診之,脈洪大無倫,此毒血壅聚也。兼又難刮、難放,先以圓紅散微冷凍飲料之,兩手稍松,漸為放刮訖,又以圓紅散加三七、郁金末微溫飲之,更以蘇木、茜草為主,多加順氣活血之類,如前飲之。計日放痧一次者四,日用藥一服者五,遂痊。
一萬君安內室,兩脅如痞,按之則痛,心胃間高起,服藥難療。延余,左脈微細,右脈洪大,此慢痧,痧毒結聚也。
計放痧三次,付以五靈脂、降香為主,加桃仁、延胡索及消食行氣之類,日用一服,計十二劑如舊。
一陳弘業(yè),寒熱嘔吐,苦難俯仰,腹中脹痛,夜不能寐,六脈弦細而緊數(shù),刮放略松,用紅花、澤蘭、劉寄奴、茜草、桑寄生,并行氣消食之藥,微溫飲之,二劑而愈。
清 黃元御 著
黃元御醫(yī)書總目錄
《素問懸解》《靈樞懸解》《難經懸解》《傷寒懸解》《金匱懸解》《傷寒說意》
《四圣心源》《素靈微蘊》《四圣懸樞》《長沙藥解》《玉楸藥解》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凝壅聚結,皆為血分痧毒惡癥,其間有輕重之別。凝者,初犯之癥;壅者,凝多而壅;聚者,血壅或左或右;結者,血滯一處。故痧毒中血分,結為重,聚次之,壅又次之,凝為輕。凝以紅花、澤蘭為主;壅以延胡索、桃仁為主;聚以蘇木、茜草為主;結以五靈脂、降香為主。輕者用藥不可重,重則恐傷本原;重者用藥不可輕,輕則治之不效。
【治驗】
一尹鈞萬咳嗽痰喘,有以緊勞治之,病日增,背鞠如弓,手足蜷緊,不能展動,咳則胸腹百骸吊痛。延余診之,脈洪大無倫,此毒血壅聚也。兼又難刮、難放,先以圓紅散微冷凍飲料之,兩手稍松,漸為放刮訖,又以圓紅散加三七、郁金末微溫飲之,更以蘇木、茜草為主,多加順氣活血之類,如前飲之。計日放痧一次者四,日用藥一服者五,遂痊。
一萬君安內室,兩脅如痞,按之則痛,心胃間高起,服藥難療。延余,左脈微細,右脈洪大,此慢痧,痧毒結聚也。
計放痧三次,付以五靈脂、降香為主,加桃仁、延胡索及消食行氣之類,日用一服,計十二劑如舊。
一陳弘業(yè),寒熱嘔吐,苦難俯仰,腹中脹痛,夜不能寐,六脈弦細而緊數(shù),刮放略松,用紅花、澤蘭、劉寄奴、茜草、桑寄生,并行氣消食之藥,微溫飲之,二劑而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