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味甘寒。
主寒熱,八疽,消渴,補(bǔ)中益氣。久服,輕身延年。一名谷菜(元本誤作黑字),生山谷。
《名醫(yī)》曰:一名白草,生益州,春采葉,夏采莖,秋采花,冬采根。
案《爾雅》云:苻,鬼目;郭璞云:今江東有鬼目草莖似葛,葉圓而毛,子如耳珰也,赤色叢生,《唐本》注;白英云,此鬼目草也。
《古今醫(yī)案按》(公元 1778 年)清.俞震(東扶)著。十卷。選擇歷代醫(yī)案加以按語(yǔ),發(fā)揮醫(yī)案的義理較為深入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(hào):魯ICP備19034508號(hào)-2
味甘寒。
主寒熱,八疽,消渴,補(bǔ)中益氣。久服,輕身延年。一名谷菜(元本誤作黑字),生山谷。
《名醫(yī)》曰:一名白草,生益州,春采葉,夏采莖,秋采花,冬采根。
案《爾雅》云:苻,鬼目;郭璞云:今江東有鬼目草莖似葛,葉圓而毛,子如耳珰也,赤色叢生,《唐本》注;白英云,此鬼目草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