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清 黃元御 著
黃元御醫(yī)書總目錄
《素問懸解》《靈樞懸解》《難經(jīng)懸解》《傷寒懸解》《金匱懸解》《傷寒說意》
《四圣心源》《素靈微蘊》《四圣懸樞》《長沙藥解》《玉楸藥解》
清 黃元御 著
黃元御醫(yī)書總目錄
《素問懸解》《靈樞懸解》《難經(jīng)懸解》《傷寒懸解》《金匱懸解》《傷寒說意》
《四圣心源》《素靈微蘊》《四圣懸樞》《長沙藥解》《玉楸藥解》
《圣濟總錄》(公元 1117 年)宋.太醫(yī)院編。二百卷。分 66 門,每門又分若干病證,闡述病因病理,詳述治法方藥,是北宋時期搜方較多的醫(yī)學全書。
味辛平。主續(xù)絕傷,子中有絲不斷,故能補續(xù)筋骨。補不足,益氣力肥健?;瑵櫽兄?,自能生精益氣而長肌肉也。汁去面 。亦滑澤之功。久服,明目,輕身延年。生精則目明而強且壽也。
子中之最有脂膏者,莫如菟絲。且炒熟則芳香又潤而不滑,故能補益肝脾也。凡藥性有專長,此在可解不可解之間,雖圣人亦必試驗而后知之。如菟絲之去面 ,亦其一端也。以其辛散邪,則辛散之藥甚多;以其滑澤耶,則滑澤之物亦甚多,何以他藥皆不能去而獨菟絲能之?蓋物之生,各得天地一偏之氣,故其性自有相制之理。但顯于形質(zhì)氣味者,可以推測,而知其深藏于性中者,不可以常理求也。故古人有單方及秘方,往往以一二種藥治一病而得奇中。及視其方,皆不若經(jīng)方之必有經(jīng)絡奇偶配合之道,而效反神速者,皆得其藥之專能也。
藥中如此者極多,可以類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