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扁果

   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扁果來源

    漆樹科扁果Rhus paniculata Wall.,以皮、果入藥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云南。

    性味

    皮:苦、澀,涼。

    果:酸、澀,涼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消炎,收斂,舒筋活血。主治扁桃腺炎,風(fēng)濕性關(guān)節(jié)炎,消化不良,腹瀉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皮3~5錢,果5錢。

    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《中華本草》:扁果拼音注音Biǎn Guǒ別名

    野荔枝。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漆樹科植物三葉漆的樹皮、果實(shí)。

    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Terminthia peniculata(Wall.exG.Don)C.Y.Wu et T.L.Ming[Rhus peniculata Wall.ex G.Don]

    采收和儲(chǔ)藏:樹皮全年均可采,剝?nèi)淦ぃ瑫窀?;果?shí)成熟時(shí)采收,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400-1500m的稀樹草地或灌叢中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三葉漆 灌木或小喬木,高2-6m。小枝圓柱形,無毛,疏生小皮孔。掌狀3小葉。葉柄長2.5-4cm,無毛,上面具槽;小葉通常無柄,橢圓形或長圓形或倒披針形,通常最寬處在葉的中上部,側(cè)生小葉長3-7cm,寬1.5-3cm,頂生小葉長6-11cm,寬2-4cm,先端鈍,具小尖頭,基部闊楔形,全緣或略成淺波狀;側(cè)脈兩面突起,網(wǎng)脈在葉面突起。圓錐花序頂生或生于上部葉腋,寬大,被黃色微柔毛,長12-20cm,多分枝,總梗及分枝纖細(xì),下傾;花小,雜性;苞片小,鉆形;花淡黃色,花梗短,長約1mm;花萼4-5裂,裂片卵圓形,長約0.5mm;花瓣4-5,橢圓形,長約1.5mm,寬約0.8mm;花絲細(xì)線形,長約0.5mm,花藥卵圓形,長約0.3mm;花盤10裂,無毛;子房球形,徑0.5-0.8mm,花柱3,分離,近頂生,不等長,細(xì)線形,柱頭頭狀。核果近球形,略壓扁,徑約4mm,外果皮橙紅色,具光澤,與中果皮分離,中果皮暗紅色膠質(zhì)。

    性味

    皮:味苦、澀;涼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熱解毒;收斂;止血。主咽喉腫痛;吐血;痢疾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薄荷拼音注音Bò He英文名HERBA MENTHAE來源本品為唇形科薄荷屬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.的干燥地上部分。夏、秋二季莖葉茂盛或花開至三輪時(shí),選晴天,分次采割,曬干或陰干。性狀本品莖呈方柱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薄荷油拼音注音Bò He Yóu出處《重慶堂隨筆》來源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鮮莖葉經(jīng)蒸餾而得的芳香油。性狀為無色至淡黃色或綠黃色的油狀液體,具有純馥的薄荷香氣,帶辛辣而清涼,有強(qiáng)烈的竄透性。在溫度較低時(shí)有大量的無色晶體析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ò He Sù Yóu別名薄荷油英文名OLEUM MENTHAE DEMENTHOLATUM來源本品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. 的新鮮莖和葉經(jīng)水蒸氣蒸餾,再冷凍,部分脫腦加工得到的揮發(fā)油。性狀本......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薄荷腦拼音注音Bò He Nǎo英文名MENTHOLUM來源本品為薄荷素油中得到的一種飽和的環(huán)狀醇。性狀本品為無色針狀或棱柱狀結(jié)晶或白色結(jié)晶性粉末;有薄荷的特殊香氣,味初灼熱后清涼;乙醇溶液顯中性反應(yīng)。本品在乙醇、氯仿、乙醚、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薄荷露拼音注音Bò He Lù出處《綱目拾遺》來源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鮮莖葉的蒸餾液。性味《中國醫(yī)學(xué)大辭典》:“辛,涼,無毒?!肮δ苤髦微佟督鹗纤幪罚骸扒鍥鼋鉄?。“②《綱目拾遺》:“涼膈,發(fā)汗?!阿邸吨袊t(yī)學(xué)大辭典》: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