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斑花杓蘭

    拼音注音Bān Huā Sháo Lán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蘭科植物紫點杓蘭的花或全草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ypripedium guttatum Sw.

    采收和儲藏:春、夏季采挖,洗凈,晾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高寒山區(qū)林下或草地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東北、華北及山東、山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紫點杓蘭,陸生植物,高15-25cm。根狀莖橫走,纖細。莖直立,破短柔毛,在靠近中部具2枚葉。葉互生或近對生;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。長5-12cm,寬2.5-4.5cm,先端急尖或漸尖,背脈上疏被短柔毛?;▎紊?,白色而具紫色斑點,直徑常不到3cm;中萼片卵狀橢圓形,長1.5-2.2cm;合萼片近條形或狹橢圓形,長1.2-1.8cm,先端2齒。背面被毛,邊緣具細緣毛;花瓣幾乎和合萼片等長,半卵形、近提琴形、花瓶形或斜卵狀披針形,長1.3-1.8cm,內(nèi)面基部具毛;唇瓣幾乎與中萼片等大,近球形,內(nèi)折的側(cè)裂片很小,囊?guī)缀醪痪咔懊鎯?nèi)彎邊緣;退化雄蕊近橢圓形,先端近截形或微凹;柱頭近菱形;子房被短柔毛。

    化學(xué)成分

    含銅(0.1%),錳(0.1%),鈦(0.01%),鋁(1%),鐵(2%),硅(1.2%)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鎮(zhèn)靜止痛;發(fā)汗解熱。主神經(jīng)衰弱;癲癇;小兒高熱驚厥;頭痛;胃脘痛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3-9g;或浸酒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刺五加英文名RADIX ET CAULIS ACANTHOPANACIS SENTICOSI來源本品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(Rupr. et Maxim.) Harms 的干燥、根及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刺人參拼音注音Cì Rén Shēn別名刺參、東北刺人參來源五加科刺人參屬植物刺人參Echinopanax elatus Nakai,以根及根狀莖入藥。春季采,曬干。性味甘,溫。功能主治滋補強壯,解熱,鎮(zhèn)咳,調(diào)整血壓。用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ì Nán Shé Ténɡ別名爬山虎(《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出處《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》來源為衛(wèi)矛科植物刺南蛇藤的根、果實或莖。春、秋割取地上莖,曬干。生境分布生于林下,河邊、石坡上。分布遼寧、吉林、黑龍江、河北、山東、浙江等地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刺參拼音注音Cì Shēn別名刺仙茅、川參來源川續(xù)斷科刺參屬植物大花刺參Morina bulleyana Forr.,以根入藥。秋冬采集,切片曬干或鮮用。除前種外,尚有細葉刺參Morina delavayi Franch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ì Yè Sǒnɡ Mù別名鳥不企、雞云木、鷹不扒、雷公木英文名bark of Spinyleaf Aralia出處始載于《福建師范學(xué)院學(xué)報》。來源藥材基源:為五加科植物長刺楤木的根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ralia spinif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