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抽筋草

    拼音注音Chōu Jīn Cǎo別名

    蟲兒被單、筋骨菜、單背葉、青姑草、金纏萊、大娥嫦菜、石灰草、接筋草、小伸筋草、背單草、滇繁縷、白筋骨草、雞骨草、唐根草、石繁縷、糯米藤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石竹科植物石生繁縷的全草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Stellaria saxatilis Buch.-Ham.[3.vestita Kurz]

    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集全草,鮮用或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600-2300m的河谷草叢及曠野山地、田間、路邊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河北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浙江、臺灣、河南、湖北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多年生匍匐蔓生草本,長60-90cm。全株密被白色星狀柔毛。莖基部匍匐,上部半直立,灰綠色,質(zhì)脆易斷,分枝稀疏,節(jié)膨大,有不定根。單葉互生;葉柄極短而近于無柄;葉片卵狀橢圓形或狹卵形,長2-3.5cm,寬8-12mm,先端漸尖,基部心形或微抱莖,全緣,兩面被白色星狀毛,下面較密。二歧聚傘花序細(xì)弱,有細(xì)長總花梗,生于葉腋或2分枝叉間;花梗細(xì),長短不等;苞片較小;萼片5,披針形,長約4mm,外面被星狀柔毛;花瓣5,白色,稍短于萼,2深裂至基部;雄蕊10;子房上位,花柱3-4。蒴果長卵形,與宿萼等長。種子多數(shù),近黑色,有瘤狀突起?;ㄆ?-7月,果期7-8月。

    性狀

    性狀鑒別 全草長60-90cm。莖圓柱形,脆而易斷,中具維管束一縷似筋,故名"抽筋草",上部密生短柔毛,稀分枝。葉對生,完整葉片卵狀橢圓形或狹卵形,長2-3.5cm,寬8-12mm,兩面有星狀毛;近無柄。聚傘花序,生于葉腋或兩分枝間,全部密生星狀絨毛;萼片5,披針形;花瓣5,比萼稍短,先端2深裂;雄蕊10;花柱3-4。蒴果,與宿萼幾等長。種子多數(shù),黑色,表面有瘤狀突起。氣微,味淡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肝;脾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辛;性涼;小毒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平肝;舒筋活血;利濕;解毒。主中風(fēng)不語;口眼歪斜;肢體麻木;風(fēng)濕痹痛;跌打損傷;黃疸型肝炎;白帶;瘡癤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6-15g;或泡酒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穿山甲拼音注音Chuān Shān Jiǎ別名山甲片、甲片英文名SQUAMA MANIS來源本品為鯪鯉科動物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的鱗甲。收集鱗甲,洗凈,曬干。性狀本品呈扇面形、三角形、菱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穿山龍拼音注音Chuān Shān Lónɡ別名穿地龍、地龍骨、金剛骨、雞骨頭、野山藥來源薯蕷科薯蕷屬植物穿龍薯蕷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,以根狀莖入藥。春秋采挖,去掉外皮及須根,切片曬干。性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穿心草拼音注音Chuān Xīn Cǎo別名串錢草、穿錢草、頂心風(fēng)來源龍膽科穿心草屬植物穿心草Canscora lucidissimma (Levl. et Vant.) Hand.-Mazz.的全草。秋冬采收,去雜質(zhì),......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穿心蓮拼音注音Chuān Xīn Lián別名欖核蓮、一見喜、斬舌劍、苦草、苦膽草、四方草英文名HERBA ANDROGRAPHIS來源本品為爵床科植物穿心蓮(圓錐須藥草)Andrographis paniculata (Bu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穿根藤拼音注音Chuān Gēn Ténɡ別名春根藤(《廣東中藥》),木頭疳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,崧根藤、伸筋藤、石邦子(《廣東中草藥》)。出處《福建中草藥》來源為茜草科植物匍匐九節(jié)的枝、葉或全株。全年可采,割取枝葉,曬干。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