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草石蠶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草石蠶拼音注音Cǎo Shí Cán別名

    石蠶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,石奇蛇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,石祁蛇(《嶺南采藥錄》),白伸筋、石伸筋(《江西民間草藥》),白毛巖蠶、巖蠶(《浙江民間草藥》),老鼠尾(《泉州本草》),土知母、墻蛇、石蚯蚓、飛線蜈蚣(《閩東本草》),上核樹、骨蛇藥、馬騮尾、筋碎補(bǔ)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,白毛蛇(廣州空軍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,白毛骨碎補(bǔ)(《福建中草藥》),石巖蠶、白花石蠶、毛石蠶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。

    出處

    《本草拾遺》

    來源

    為骨碎補(bǔ)科植物圓蓋陰石蕨根莖全草。全年可采。采后除去葉及須根,曬干。或鮮用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于溪邊巖石上或樹上。分布江蘇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廣東、廣西等地。產(chǎn)浙江、江蘇、廣東、江西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圓蓋陰石蕨,又名:陰石蕨。

    多年生草本,高13~23厘米。根狀莖長而橫走,密被白棕色狹鱗片。葉遠(yuǎn)生;葉柄長5~7.5厘米,基部有關(guān)節(jié);葉片三角形,長8~15厘米,寬7~10厘米,3~4次羽狀分裂;基部羽片最大,披針狀三角形,長5~8厘米,寬5~7厘米,其基部下向的2次小羽片最大,卵圓披針形,長2~5厘米,寬1~1.5厘米,其余各對2次小羽片矩圓形,基部楔形,羽狀深裂,裂片鈍頭;葉亞革質(zhì),無毛。孢子囊群在葉緣之里;囊群蓋圓形,僅基部附著。孢子期5~11月。

    性狀

    根莖呈長條狀,扭曲,有時分枝,長5~25厘米不等,直徑約3~9毫米。表面密被膜質(zhì)鱗片,灰白色至灰褐色,散生深棕色須狀根,并具少數(shù)除去葉柄及須根后的痕跡。質(zhì)脆,易折斷,斷面棕色或綠色,可見點(diǎn)狀維管束,排列成一環(huán)。氣微,味淡。

    化學(xué)成分

    全草含黃酮甙、有機(jī)酸、氨基酸、酚類、糖類。

    性味

    甘淡,涼。

    ①《浙江民間草藥》:"根莖:性涼,味酸辛。"

    ②《泉州本草》:"根莖:味淡,性平,有小毒。"

    ③《閩東本草》:"根莖:性涼,味甘淡,無毒。"

    注意

    ①《泉州本草》:"因虛勞引致癱瘓者不可用。"

    ②《閩東本草》:"臟寒者忌用;多服令人瀉。"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祛風(fēng)除濕,清熱解毒。治風(fēng)濕痹痛,濕熱黃疸,咳嗽,哮喘,肺癰,乳癰,牙齦腫痛,白喉,淋病,帶下,蛇傷。

    ①《本草拾遺》:"根:浸酒除風(fēng)破血;主溪毒,煮食之。"

    ②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:"根:主走注風(fēng),散血止痛,其節(jié)亦堪單用,搗篩取末,酒溫服之。"

    ③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"根莖:祛風(fēng)去濕。浸酒捽筋骨。"

    ④《嶺南采藥錄》:"根:煅灰,沸水沖服。治哮喘,氣痛,肚痛;為末治蛇瘡。"

    ⑤《江西民間草藥》:"根莖:治婦人黃白帶,濕熱黃疸,手腳拘攣骨節(jié)痛。"

    ⑥《浙江民間草藥》:"根莖:善治風(fēng)痹,止吐血。"

    ⑦《泉州本草》:"全草:驅(qū)風(fēng)鎮(zhèn)痙,退風(fēng)濕熱,止痛解毒。治中風(fēng)口眼歪斜,癱瘓,風(fēng)濕性疼痛。"

    ⑧《閩東本草》:"根莖:治喉蛾,白喉腫痛,牙齦腫痛,心煩,淋病;外敷手足脫臼。"

    ⑨《廣西藥植名錄》:"根莖:治跌打,咳嗽,黃病,小兒疳積。"

    ⑩廣州空軍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全草:祛風(fēng)散濕,涼血利尿。治破傷風(fēng),風(fēng)濕性關(guān)節(jié)炎,慢性腰腿痛,腰肌勞損,血尿。"

    ⑾《福建中草藥》:"根莖:清熱涼血,除濕通淋。治肺癰,乳癰,淋濁,便血,帶狀皰疹。"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;研末或浸酒。外用:搗敷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①治中風(fēng)口眼歪斜、癱瘓及氣血虛弱、頭痛頭眩:陰石蕨干全草為末。每次一錢,泡酒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    ②治風(fēng)濕性關(guān)節(jié)酸痛或腰背風(fēng)濕痛:陰石蕨干全草四兩。浸酒一斤,頻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    ③治腰肌勞損,關(guān)節(jié)酸痛:陰石蕨根莖三兩。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

    ④治扭傷:陰石蕨鮮根莖去毛,搗爛,敷傷處。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

    ⑤治肺癰:鮮陰石蕨根莖一至二兩。水煎,調(diào)冰糖服。

    ⑥治乳癰:鮮陰石蕨根莖適量,搗爛外敷。

    ⑦治帶狀皰疹:鮮陰石蕨根莖,搗爛絞汁,調(diào)雄黃末少許,搽抹患處。(⑤方以下出《福建中草藥》)

    ⑧治風(fēng)火牙痛,扁桃腺炎:陰石蕨根三至五錢。水煎服。(《實(shí)用中草藥》)

    ⑨治牙齦腫痛:陰石蕨根莖三至五錢(鮮者倍用)。煎湯去渣,同雞蛋煮服。(《閩東本草》)

    ⑩治橫痃:鮮陰石蕨根莖同白糟或醋糟共杵爛,敷患處。(《閩東本草》)

    ⑾治咯血,蕁麻疹:陰石蕨根莖三兩。水煎,加白糖適量,早晚空腹服。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藥大辭典》:草石蠶拼音注音Cǎo Shí Cán別名

    地蠶(《日用本草》),甘露子、滴露(《飲騰正要》),甘露兒(《救荒本草》),土蛹(《余冬錄》),寶塔菜(《中國植物圖鑒》),蝸兒菜(《江蘇植藥志》),土蟲草(《陸川本草》),地牯牛草、地紐(《貴州草藥》)。

    出處

    《本草會編》

    來源

    為唇形科植物草石蠶塊莖全草。春、秋采收。挖取塊莖,洗凈,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于濕潤地或近水邊。分布河北、山西、江蘇、安徽、四川,浙江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多年生草本,直立,基部有匍匐枝,枝端有螺絲形的塊莖。莖高30~60厘米,方形,四棱,上有倒生的長刺毛。葉對生;葉片卵形或長橢圓形,長約3~10厘米,寬1.5~6厘米,先端尖銳或長尖,基部心臟形或近圓形,邊緣有圓鋸齒,兩面有長柔毛;葉柄長1~5厘米。苞片披針形,兩面有長柔毛?;?~6輪,每輪有花3~6朵,集成間斷的穗形總狀花序,頂生于枝梢;小花柄基部有1對脫落性的剛毛狀小苞片;花萼鐘狀,外被腺狀柔毛,5齒,齒端有針狀尖;花冠淡紅紫色,露出部分有腺狀毛,冠筒內(nèi)有毛圈,上唇直立而略反折,下唇平展,有3裂片;雄蕊4,2強(qiáng),伸出于冠簡外而蓋于上唇之下;花柱頂端2裂。小堅(jiān)果黑色?;ㄆ?~6月。果期6~7月。

    化學(xué)成分

    全草含水蘇堿、膽堿、水蘇糖。

    藥理作用

    草石蠶所含之水蘇堿略有甜味,無甚藥理作用,口服后原形自小便排出。它能減慢蛙心的收縮頻率。

    蘇聯(lián)產(chǎn)同屬植物S.hetonicaeflora能增強(qiáng)妊娠后期及分娩后第1天的子宮收縮力,可用于婦產(chǎn)科。另一種S.recta L.則有利膽作用。S.sylvatica L.對中樞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有鎮(zhèn)靜作用,并輕度降低血壓,顯著增強(qiáng)心臟收縮力,興奮子宮。

    性味

    ①《飲膳正要》:"甘,平,無毒。"

    ②《貴州草藥》:"性平,味甘微辛。"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治風(fēng)熱感冒,虛勞咳嗽,小兒疳積。

    ①《欽膳正要》:"利五臟,下氣,清神。"

    ②《江蘇植藥志》:"治心痛。"

    ③《陸川本草》:"滋養(yǎng)強(qiáng)壯,清補(bǔ)肺金,功類冬蟲草。治身體羸瘦,虛勞咳嗽,小兒疳積。"

    ④《貴州草藥》:"清肺解表。全草:治風(fēng)熱感冒;根:治肺癆。"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全草0.5~1兩,根1~2兩;浸酒或焙干研末。外用:煎水洗或搗敷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①治風(fēng)熱感冒:草石蠶全草二兩。煎水服。(《貴州草藥》)

    ②治肺癆:草石蠶根四兩。燉豬肺常吃。(《貴州草藥》)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草石蠶拼音注音Cǎo Shí Cán別名

    甘露子、滴露、地蠶、甘露兒、土蚰、寶塔菜、蝸兒菜、土蟲草、土人參、土蕊子、毛菜、風(fēng)子草、地牯牛草、地紐、螺絲菜

    英文名Rhizome of Bear's-foot Fern出處

    出自《本草綱目拾遺》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唇形科植物草石蠶的塊莖及全草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Stachys siebolidii Miq.

    采收和儲藏:春、秋季采收。挖取塊莖,洗凈,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水邊或濕地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四川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多年生草本。根狀莖匍匐,其上密集須根及在頂端有患球狀肥大塊莖的橫走小根狀莖;莖高30-120m,在棱及節(jié)上有硬毛。葉對生;葉柄長1-3cm;葉片卵形或長橢圓狀卵形,長3-12cm,寬1.5-6cm,先端微銳尖或漸尖,基部平截至淺心形,邊緣有規(guī)則的圓齒狀鋸齒,兩面被貼生短硬毛;輪傘花序通常6花,多數(shù)遠(yuǎn)離排列成長5-15cm,頂生假穗狀花序;小荀片條形,具微柔毛;花萼狹鐘狀,連齒長約9mm,外被具腺柔毛,10脈,齒5,三角形,具刺尖頭;花冠粉紅色至紫紅色,長約1.2cm,筒內(nèi)具毛環(huán),上唇直立,下唇3裂,中裂片近圓形。小堅(jiān)果卵球形,黑褐色,具小瘤;花期7-8月,果期9月。

    栽培

    生物學(xué)特性 對氣候要求不嚴(yán),而以稍涼爽的氣候較好。土壤以肥沃、疏松的油砂土為宜。

    栽培技術(shù) 用塊莖繁殖。在11月倒苗后至春季發(fā)芽前,隨挖隨栽。在整好的地上,開1.3m寬的畦,按行、株距各約25cm,開穴,深約7cm,每穴栽塊莖2-3個,蓋土3-4cm厚,每1hm2用塊莖300-375kg。

    田間管理 出苗后,中耕除草、追肥2次,第1次在4月,第2次在5月,可施人畜糞水。6月地上莖高33cm時,可行摘心,促使塊莖生長。

    性狀

    性狀鑒別 根莖多呈紋外向錘形,頂端有的呈螺旋狀,兩頭略尖,長1.5-4cm,直徑3-7mm。表面棕黃色,多皺縮,扭貢,具5-15個環(huán)節(jié),節(jié)間可見點(diǎn)狀芽痕及根痕。質(zhì)堅(jiān)脆,易折斷,斷面平坦,白色。氣微,味微甘。用水浸泡后易膨脹,節(jié)結(jié)明顯。

    化學(xué)成分

    地上部分含異高山蓼芩素-4-甲基醚-7-O-β-(6′-O-乙?;?2′-阿洛糖基)葡萄糖甙[isoscutellarein-4′-methylether-7-O-β(6′-allosyl)glucoside],異高山黃芩素-7-O-β(6′-O乙?;?2″-職權(quán)洛糖基)葡萄糖甙[isoscutellarein-7-O-β-(6″-O-acetyl-2″-allosyl)glucoside],洋丁香酚甙([1]。

    塊莖中含水蘇甙(stachysoside)A、B、C[2]。

    葉中含薰衣草葉水蘇甙(lavandulifolioside)即水蘇甙B,水蘇甙(stachysoside)C、D[3]。

    全草含水蘇堿(stachydrine),膽堿(choline),水蘇糖(stachyose)[4]。

    藥理作用

    草石蠶地上部分含有的異高山黃芩素甲基醚-7-O-β(6″-O-乙酰基-2″-阿洛糖基)葡萄糖甙0.25mmol/L能增強(qiáng)氯化鈣所致透明質(zhì)酸酶的活化作用,直到0.2mol-L仍呈濃度依賴性能活化作用,但在0.5mol-L時此作用明顯減弱;洋丁香酚甙0.5mmol-L濃度下對透明質(zhì)酸酶活性呈濃度依賴性增強(qiáng)作用;異高山黃芩素7-O-β(6″-O-乙?;?2″-阿洛糖基)葡萄糖甙完全未見增強(qiáng)作用,反可較弱抑制透明質(zhì)酸酶活性[1]。

    草石蠶所含水蘇堿略有亂味,無甚藥理作用,口服后原形自小便排出。它能減慢蛙心的收縮頻率[2]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歸肺;肝;脾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味甘;性平

    注意

    1.《泉州本草》:因虛勞引致癱瘓者不可用。

    2.《閩東本草》:臟寒者忌用。多服令人瀉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解表清肺;利濕解毒;補(bǔ)虛健脾。主風(fēng)熱感冒;虛勞咳嗽;黃疸;淋證;瘡毒腫痛;毒蛇咬傷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全草15-30g,根30-60g;或浸酒;或焙干研末。外用:適量,煎湯洗;或搗敷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1.《本草拾遺》:根:浸酒除風(fēng)破血;主溪毒,煮食之。

    2.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:根:主走注風(fēng),散血止痛,其節(jié)亦堪單用,搗篩取末,酒溫服之。

    3.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根莖:祛風(fēng)去濕。浸酒摔筋骨。

    4.《嶺南采藥錄》:根:煅灰,沸水沖服。治哮喘,氣痛,肚痛;為末治蛇瘡。

    5.《江西民間草藥》:根莖,治婦人黃白帶,濕熱黃疸,手腳拘攣骨節(jié)痛。

    6.《浙江民間草藥》:根莖:善治風(fēng)痹,止吐血。

    7.《泉州本草》:全草:驅(qū)風(fēng)鎮(zhèn)痙,退風(fēng)濕熱,止痛解毒。治中風(fēng)口眼喎斜,癱瘓,風(fēng)濕性疼痛。

    8.《閩東本草》:根莖:治喉蛾,白喉腫痛,牙齦腫痛,心煩,淋??;外敷手足脫臼。

    9.《廣西藥植名錄》:根莖:治跌打,咳嗽;黃病,小兒疳積。

    10. 廣州空軍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全草:祛風(fēng)散濕,涼血利尿。治破傷風(fēng),風(fēng)濕性關(guān)節(jié)炎,慢性腰腿痛,腰肌勞損,血尿。

    11.《福建中草藥》:根莖:清熱涼血,除濕通淋。治肺癰,乳癰,淋濁,便血,帶狀皰疹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Cì Sān Jiǎ別名五加皮(《滇南本莩》),白竻根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,白茨根、山五甲(《草木便方》),苦竻蔃(《嶺南采藥錄》),刺三加、苦刺頭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,三甲皮(《四川中藥志》),土三加皮、三加皮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......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刺五加英文名RADIX ET CAULIS ACANTHOPANACIS SENTICOSI來源本品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(Rupr. et Maxim.) Harms 的干燥、根及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刺人參拼音注音Cì Rén Shēn別名刺參、東北刺人參來源五加科刺人參屬植物刺人參Echinopanax elatus Nakai,以根及根狀莖入藥。春季采,曬干。性味甘,溫。功能主治滋補(bǔ)強(qiáng)壯,解熱,鎮(zhèn)咳,調(diào)整血壓。用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ì Nán Shé Ténɡ別名爬山虎(《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出處《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》來源為衛(wèi)矛科植物刺南蛇藤的根、果實(shí)或莖。春、秋割取地上莖,曬干。生境分布生于林下,河邊、石坡上。分布遼寧、吉林、黑龍江、河北、山東、浙江等地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刺參拼音注音Cì Shēn別名刺仙茅、川參來源川續(xù)斷科刺參屬植物大花刺參Morina bulleyana Forr.,以根入藥。秋冬采集,切片曬干或鮮用。除前種外,尚有細(xì)葉刺參Morina delavayi Franch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