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丁皮(《綱目》),丁香皮(《本草求原》)。
《海藥本草》
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樹皮。
《綱目》:"辛,溫,無毒。"
治中寒脘腹痛脹,泄瀉,齒痛。
①《海藥本草》:"治齒痛。"
②《綱目》:"心腹冷氣諸病,方家用代丁香。"
③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:"治腹脹、惡心,泄瀉虛滑,水谷不消。"
內(nèi)服:煎湯,1~2錢;或入丸、散。
丁皮、丁香皮
出自《海藥本草》
藥材基源: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樹皮。
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Syzygium aromaticum(L.) Merr. Et Perry
采收和儲(chǔ)藏:全年均可采。
丁香,常綠喬木,高達(dá)10米。葉對生;葉柄明顯;葉片長方卵形或長方倒卵形,長5-10cm,寬2.5-5cm,先端漸尖或急尖,基部狹窄常下展成柄,全緣?;ǚ枷?,成頂生聚傘圓錐花序,花徑約6mm;花萼肥厚,綠色后轉(zhuǎn)紫色,長管狀,先端4裂,裂片三角形;花冠白色,稍帶淡紫,短管伏,4裂;雄蕊多數(shù),花藥縱裂;子房下位,與萼管合生,花柱粗厚,柱頭不明顯。漿果紅棕色,長方橢圓形,長1-1.5cm,直徑5-8mm,先端宿存萼片。種子長方形。
歸脾;胃經(jīng)
味辛;性溫
散寒理氣;止痛止瀉。主中寒脘腹痛脹泄露瀉;齒痛
內(nèi)服:煎湯,3-6g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適量,研末敷臍。
1.《海藥本草》;治齒痛。2.《綱目》:心腹冷氣諸病,方家用代丁香。3.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:治腹脹。惡心、泄瀉虛滑,水谷不消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丁皮(《綱目》),丁香皮(《本草求原》)。
出處《海藥本草》
來源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樹皮。
性味《綱目》:"辛,溫,無毒。"
功能主治治中寒脘腹痛脹,泄瀉,齒痛。
①《海藥本草》:"治齒痛。"
②《綱目》:"心腹冷氣諸病,方家用代丁香。"
③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:"治腹脹、惡心,泄瀉虛滑,水谷不消。"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1~2錢;或入丸、散。
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丁香樹皮拼音注音Dīnɡ Xiānɡ Shù Pí別名丁皮、丁香皮
英文名Clovetree Bark出處出自《海藥本草》
來源藥材基源: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樹皮。
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Syzygium aromaticum(L.) Merr. Et Perry
采收和儲(chǔ)藏:全年均可采。
原形態(tài)丁香,常綠喬木,高達(dá)10米。葉對生;葉柄明顯;葉片長方卵形或長方倒卵形,長5-10cm,寬2.5-5cm,先端漸尖或急尖,基部狹窄常下展成柄,全緣?;ǚ枷?,成頂生聚傘圓錐花序,花徑約6mm;花萼肥厚,綠色后轉(zhuǎn)紫色,長管狀,先端4裂,裂片三角形;花冠白色,稍帶淡紫,短管伏,4裂;雄蕊多數(shù),花藥縱裂;子房下位,與萼管合生,花柱粗厚,柱頭不明顯。漿果紅棕色,長方橢圓形,長1-1.5cm,直徑5-8mm,先端宿存萼片。種子長方形。
歸經(jīng)歸脾;胃經(jīng)
性味味辛;性溫
功能主治散寒理氣;止痛止瀉。主中寒脘腹痛脹泄露瀉;齒痛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3-6g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適量,研末敷臍。
各家論述1.《海藥本草》;治齒痛。2.《綱目》:心腹冷氣諸病,方家用代丁香。3.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:治腹脹。惡心、泄瀉虛滑,水谷不消。
摘錄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