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地盤松球

    拼音注音Dì Pán Sōnɡ Qiú出處

    始載于《滇南本草》。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松科植物地盤松的幼嫩球果。

    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Pinus yunnanensis Franch var. Pyg-maea (Hsüeh) Hsüeh [P.densata Mast.var.pygmaea Hsüeh]

    采收和儲(chǔ)藏:春季采摘綠嫩幼果,鮮用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2200-3100m的山地,形成高山矮林或灌叢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灌木狀,高0.5-2cm。從基部分生狀。樹皮灰褐色。枝較平滑。針葉較粗硬,2至3針一束,長(zhǎng)7-13cm;二型皮下層,樹脂道2個(gè),中生或其中一個(gè)邊生。球果卵圓形或橢圓狀卵圓形,常多個(gè)叢生,長(zhǎng)4-5cm,熟后宿存樹上,種鱗不張開;鱗盾灰褐色,隆起,鱗臍平或稍突起,小尖刺通常早落,不顯著。

    化學(xué)成分

    樹脂油主要含β-蒎烯等。地盆松還含鞣質(zhì)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膀胱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苦;性溫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升陽(yáng)消氣。主疝氣偏墜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10-30g?;騼稙?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《滇南本草》:本品有升陽(yáng)消氣的功能。用于疝氣偏墜,覓小青松盤地生者,上結(jié)小球有鈕子大,取綠嫩者不拘多少,愈多愈好,水煨點(diǎn)水酒服,連球更好,采子敷痊亦效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:巴掌草別名千靈丹來源蘭科兜蘭屬植物同色兜蘭Paphiopedilum concolor Tang et Wang,以全草入藥。四季可采,洗凈切段,鮮用或曬干。性味辛,平。功能主治止咳平喘,祛風(fēng)止痛。用于肺結(jié)核,支氣管炎,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巴旦杏仁拼音注音Bā Dàn Xìnɡ Rén別名八擔(dān)仁(《飲膳正要》),巴達(dá)杏仁(《本草通玄》),叭噠杏仁(《要藥分劑》)。出處《綱目》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巴旦杏的干燥種子。果實(shí)成熟后采收,除去果肉及核殼,取種仁,曬干。生境分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ā Máo Guǒ別名牛草果出處《貴州民間藥物》來源為禾本科植物五節(jié)芒根莖部葉鞘內(nèi)的蟲癭。蟲癭全年均可采集。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或草地。分布廣東、廣西、貴州、安徽、江蘇等地。原形態(tài)五節(jié)芒,又名:萱仔、馬兒扦。 多年生草本,高2~4米。......
  • 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:巴茅根別名大茅根來源禾本科芒屬植物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 (Maxim.) Benth., et Hook. f.,以根狀莖入藥。四季可采,曬干。性味甘,涼。功能主治清熱,活血。用于婦女干血......
  • 《中國(guó)藥典》:巴豆拼音注音Bā Dòu別名雙眼龍、大葉雙眼龍、江子、猛子樹、八百力、芒子英文名FRUCTUS CROTONIS來源本品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。的干燥成熟果實(shí),根及葉亦供藥用。秋季果實(shí)成熟時(shí)采收,堆置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