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大魚鰍串

   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大魚鰍串拼音注音Dà Yú Qiū Chuàn別名

    白魚鰍串、調(diào)羹草

    來源

    為菊科秋分草屬植物秋分草Rhynchospermun; verticillatum Reinw.,以全草入藥,秋季采收,洗凈,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于中山區(qū)以下的半坡半陰處。分布于四川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二年生草本,高35~70厘米。莖單一,有棱,密被短柔毛。基出葉有長柄,莖生葉互生;葉柄向上漸短;下部葉窄長橢圓形,長約8.5厘米,寬約2.5厘米,邊緣具粗齒,上部葉成窄披針形,長3.5~5厘米,寬0.6~0.8厘米,邊緣疏具淺波齒,上面被短剛毛,下面脈上亦有之。夏季開花,頭狀花序小,單生或3~5排列成總狀,頂生或腋生,總苞短鐘形,苞片數(shù)層,窄長橢圓形;花全育,外輪花雌性,舌狀,白色,先端2~3裂,內(nèi)輪花兩性,管狀,管短,先端5深裂;雄蕊5個,聚藥,花藥基部鈍形,先端尖;柱頭2淺裂。瘦果扁平,邊果有喙,中央果無喙,有3~5條脫落性刺毛。

    性味

    淡,平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熱除濕。用于急、慢性肝炎,肝硬化腹水,崩漏,白帶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0.5~2兩。

    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《中華本草》:大魚鰍串拼音注音Dà Yú Qiū Chuàn別名

    白魚鰍串、調(diào)羹菜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菊科植物秋分草的全草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Rhynchospermum uerticilatum Reinw. [R.formosanum Yamamoto]

    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凈,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400-2500m的山坡半陰處、溝邊、林緣或林下陰濕處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江南、福建、臺灣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、西藏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秋分草 多年生草本,高25-100cm。莖常單生,中部以上有叉狀分枝,被法狀微柔毛。葉互生;下部莖生葉倒披針形或長橢圓形,長4.5-14cm,寬2.5-4cm,先端長漸尖或鈍,邊緣自中部以上有波狀粗齒,基部狹楔形;葉柄長,具翅;上部葉漸小。頭狀花序,頂生、腋生、單生或3-5呈總狀排列,直徑約5mm,果期增大;花序梗密被銹色尖狀短柔毛;總苞寬鐘狀;總苞片不等長,邊緣撕裂;緣花2-3列,雌花冠舌狀,白色,舌片先端2-3裂;盤花管狀,兩性。雌花瘦果扁平,果有長喙;兩性花的瘦果無喙;冠毛3-5條,易脫落?;?、果期8-11月。

    性味

    味淡;性平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濕熱;利消腫。主濕熱帶下;急慢性肝炎;肝硬化腹水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Chòu Yóu Guǒ別名大香果、香桂子、野香油果來源藥材基源:為樟科植物三股筋香的果實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Lindera thomsonii Allen采收和儲藏:秋、冬季果熟時采,曬干。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100-2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臭靈丹拼音注音Chòu Línɡ Dān別名鹿耳林、大黑藥來源菊科臭靈丹屬植物臭靈丹Laggera pterodonta (DC.) Benth.,以根或全草入藥。夏秋采收,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性味苦、辛,寒。功能主治清熱......
  • 別名獅子草、臭葉子、山林丹。英文名Herba Laggerae。藥用部位菊科植物翼齒六棱菊Laggera pterodonta (Candolle) Bentham 的干燥地上部分。植物形態(tài)草本。莖直立,粗壯或細(xì)弱,高達(dá)1米,莖翅連續(xù)或有時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臭牡丹拼音注音Chòu Mǔ Dān別名矮桐子、大紅花、臭楓根、臭八寶、臭芙蓉、矮腳桐來源馬鞭草科赪桐屬植物臭牡丹Clerodendrom bungei Steud.,以根及葉入藥。夏季采葉、秋季采根,鮮用或曬干備用。性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臭牡丹根拼音注音Chòu Mǔ Dān Gēn別名臭楓根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出處《植物名實圖考》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根,9~10月間采收,曬干。性味辛苦,溫。①《分類草藥性》:“味淡苦?!阿凇陡=耖g草藥》:“辛,溫,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