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復(fù)葉葡萄葉

    拼音注音Fù Yè Pú Tɑo Yè別名

    止血靈;甜茶葉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葡萄科植物復(fù)葉葡萄的葉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Vitis piasezkii Maxim.

    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山坡或溝谷林中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山西、陜西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本質(zhì)藤本。細(xì)長枝和葉柄被褐色柔毛及長柔毛。葉柄長4-9cm;葉在同一枝上變化大,多為卵圓形,淺裂、深五角星或全五角星,長4-9cm,先端突尖,基部寬心形,邊緣有粗牙齒,上面無毛,下面有黃褐色絨毛,全裂的為3-5小葉的掌狀復(fù)葉,中間小葉菱形,長9-11cm,基部楔形,具短柄,兩側(cè)小葉斜卵形。圓錐花序與葉對生,長5-10cm,花序軸被柔毛;;花小,直徑約3mm;花萼盤形,無毛;花瓣5,先端互相結(jié)合;雄蕊5;子房有5角棱,頂部平截。漿果球形,直徑約1cm,熟時黑褐色?;ㄆ?-6月,果期8-9月。

    性味

    味甘;微澀;性涼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止血;清熱解暑。主外傷出血;預(yù)防中暑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外用:適量,搗敷;或研末撒。內(nèi)服:煎湯,6-15g;或泡茶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千層葉拼音注音Bái Qiān Cénɡ Yè出處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來源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層的葉片,全年可采。化學(xué)成分葉含揮發(fā)油1~1.5%,主要成分為1,8-桉葉素,占50~65%,其次為松油醇、醛類等。性味辛澀,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Qiān Cénɡ Yóu來源藥材基源: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層的葉或枝蒸取的揮發(fā)油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Melaleuca leucadendron L.原形態(tài)喬木,高達(dá)18m。樹皮灰白色,厚而松軟,呈薄層狀剝落。嫩枝灰白色。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Qiān Cénɡ Pí別名千層皮來源藥材基源: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層的樹皮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Melaleuca leucadendron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剝,洗凈,曬干或鮮用。原形態(tài)喬木,高達(dá)18m。樹皮灰白色,厚而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白升麻拼音注音Bái Shēnɡ Má來源薔薇科白升麻Spiraea japonica L. f. var. stellaris Rehd.,以根入藥。生境分布云南。性味苦、微辛,涼。功能主治清熱解表。主治感冒,頭痛發(fā)燒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白及拼音注音Bái Jí別名白根、地螺絲、白雞兒、白雞娃、連及草、羊角七英文名RHIZOMA BLETILLAE來源本品為蘭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(Thunb.) Reichb. f.的干燥塊莖。夏、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