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虎掌南星

    拼音注音Hǔ Zhǎnɡ Nán Xīnɡ英文名Rhizoma Pinelliae Pedatisectae來源

    為天南星科植物虎掌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的塊莖。多在白露前后采挖,去凈須根,撞去外皮,曬干。制用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于林下、山谷、河岸或荒地草叢中。主產(chǎn)河北、河南、山東、安徽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多年生草本。塊莖幼時近球形,漸變?yōu)楸馐列危睆?3~4cm,通常有數(shù)個乳頭狀或瘤狀小塊莖,呈虎掌或狗爪形。葉1年生者心形,2年生者鳥趾狀分裂,裂片5~13;葉柄長達45cm。佛焰苞披針形,綠色,長8~12cm,肉穗花序下部雌花部分長約1.5cm,貼生于佛焰苞上,上部雄花部分長約7cm;附屬體鼠尾狀,長約10cm。漿果卵形,綠白色,長約6mm?;ㄆ?~7月,果期9~11月。

    性狀

    塊莖扁球形,上下兩面均較平坦,大小不一,主塊莖直徑約至5cm,厚1.2~1.8cm,通常周邊生有數(shù)個鍘塊莖或有側(cè)芽;側(cè)生塊莖呈半球形,直徑1~2.5cm。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,上端中央凹陷,凹陷周圍密布細小凹點。質(zhì)堅實而重。味有麻舌感。

    化學成分

    含皂甙、氨基酸等。

    性味

    性溫,味苦、辛;有小毒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同天南星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1、中風口噤目閉。用天南星研為末,加白龍腦等分,調(diào)勻。每次用手指點末擦嚙二、三十遍,口自開。此方名"開失散"或"破棺散"。

    2、小兒驚風。用一兩重的天南星一個,放酒中浸透。取出,安新瓦上,周圍用炭火炙裂。放冷,出火毒。研為末,加朱砂一分。每服半錢,荊芥湯調(diào)下。每日空心服一次。午時再服一次。此主名"墜涎散"。

    3、口眼斜。用天南星(生)研為末,自然姜汁調(diào)勻。病在左,敷右側(cè);病在右,敷左側(cè)。

    4、角弓反張。用天南星、半夏,等分為末,姜汁、竹瀝灌下一錢。同時烘炙印堂。

    5、痰迷心竅(心膽被驚,神不守舍,恍惚健忘,妄言妄見)。用天南星一斤,先掘一土坑,以炭火三十斤燒紅,倒入酒五升,滲干后,把天南星安放在內(nèi),用盆蓋住,勿令走氣。次日取出研為末,加琥珀一兩、朱砂二兩,共研細,以生姜汁調(diào)面將藥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至五十丸,煎人參、石菖蒲湯送下。一天服三次此方名"壽星丸"。

    6、吐泄不止,四肢厥逆,甚至不省人事。用天南星研為末,每服三錢,加棗二枚,水二盅,煎取八成,溫服。無效,可再服。此方名"回陽散"。

    7、小兒解顱(囟門不合,鼻塞不通)。用天南星炮過,去皮,研為末,加淡醋調(diào)勻攤布上,貼囟門,再把手烘熱,頻頻在囟門處摩熨。

    8、下顎脫 。用天南星末,調(diào)姜汁涂兩頰,一夜即能使關(guān)節(jié)處長原。

    9、喉風喉痹。用天南星一個,挖空,放入白僵蠶七枚,紙包煨熟,研為末,姜汁調(diào)服一錢。病重者灌下,吐涎即愈。此方名"如圣散 "。

    10、身面疣子。用醋調(diào)天南星末涂搽。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蚌殼草根拼音注音Bànɡ Ké Cǎo Gēn別名咳嗽草、大鐵掃把出處《紅河中草藥》來源為豆科植物半灌木千斤拔的根。秋、冬采。洗凈,曬干。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區(qū)半山坡灌木林中。分布云南、廣東、廣西等地。原形態(tài)半灌木,幼枝被毛。單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蚌淚拼音注音Bànɡ Lèi別名活蚌水(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),蚌清水(《泉州本草》)。出處《綱目拾遺》來源為蚌科動物背角無齒蚌、褶紋冠蚌或三角帆蚌等蚌類的體內(nèi)分泌液。功能主治清熱,明目,解毒。治消渴,赤眼,燙傷。①《日華子本草》: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蚌粉拼音注音Bànɡ Fěn別名蚌蛤灰(《千金方》),蜃灰(《綱目》),蚌殼粉(《本草述》),蚌殼灰(《中國醫(yī)學大辭典》)。出處《日華子本草》來源為蚌科動物背角無齒蚌、褶紋冠蚌或三角帆蚌等貝殼制成的粉。取蚌殼洗凈,刮去黑皮,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蚌肉拼音注音Bànɡ Ròu別名河歪(《本草再新》),河蛤蜊(《吉林中草藥》)。出處《食療本草》來源為蚌科動物背角無齒蚌或褶紋冠蚌、三角帆蚌等蚌類的肉。全年均可捕捉。原形態(tài)①背角無齒蚌貝殼2片,呈具有角突的卵圓形,殼長約為殼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ànɡ Huā來源鴨跖草科紫萬年青屬植物紫萬年青Rhoeo discolor (L’Her.) Hance,以花葉入藥。全年可采,鮮用或曬干,或?qū)⒒ㄕ艏s10分鐘,曬干。性味甘、淡,涼。功能主治清熱化痰,涼血止痢。用于肺燥咳嗽,咯血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