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鯇魚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鯇魚拼音注音Huàn Yú別名

    鯶魚(《爾雅》郭璞注),鰀魚(《綱目》),混子(《中國經(jīng)濟動物志·淡水魚類》)。

    出處

    《本草拾遺》

    來源

    為鯉科動物草魚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我國南北各平原地區(qū)的河流、湖泊均有分布。是我國養(yǎng)殖魚類之一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草魚(《綱目》)

    體長,軀干略呈圓筒形,尾部側(cè)扁,腹圓,無腹棱。體長可達90厘米以上。口端位,成弧形,無須。上頜略長于下頜。眼小,位于頭兩側(cè),眼徑小于吻長。下咽齒2行,扁平,呈梳形,齒側(cè)具橫溝紋,鱗中等大小,側(cè)線鱗39~46。背鰭Ⅲ7,起點與腹鰭相對。臀鰭Ⅲ8。背鰭及臀鰭均無硬刺。體呈茶黃色,腹部灰白色,胸、腹鰭略帶灰黃,其它各鰭色較暗。

    生活于江河、湖泊中,一般喜棲于水中下層和近岸多水草處。性較活潑。以草類為食。產(chǎn)卵期4~7月。冬季在湖泊較深處越冬。

    化學(xué)成分

    食部每100克含水分77克,蛋白質(zhì)17.9克,脂肪4.3克,灰分1克;鈣36毫克,磷173毫克,鐵0.7毫克,硫胺素0.03毫克,核黃素0.17毫克,尼克酸2.2毫克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《本草求真》:"入脾、胃。"

    性味

    ①《本草拾遺》:"無毒。"

    ②《綱目》:"甘,溫,無毒。"

    功能主治

    ①《綱目》:"暖胃和中。"

    ②《醫(yī)林纂要》:"平肝,祛風(fēng),治痹,截瘧。治虛勞及風(fēng)虛頭痛,截久瘧。其頭蒸食尤良。"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鯇魚拼音注音Huàn Yú別名

    鰀魚、混魚、草魭、草青、、草根、混子

    英文名Grass carp出處

    出自《本草綱目拾遺》?!毒V目》:鯇魚,其形長圓,肉厚而松,狀類青魚,有青鯇、白鯇二色,白者味勝。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鯉科動物草魚的肉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(Cuvier et Valenciennes)

    采收和儲藏:每年除生殖季節(jié)外,均可捕撈,捕得后,除去鱗片、鰓、內(nèi)臟,洗凈,鮮用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棲息于江河湖泊中屬中下層魚類,生活于近岸多水草區(qū)域。為草食性魚類。生殖期4-7月。東北較遲。

    資源分布:南至廣東、北至東北平原地區(qū)均有分布。現(xiàn)人工養(yǎng)殖成功,分布則更為廣泛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草魚,體長,略呈圓筒形,腹圓無棱,尾部側(cè)扁。頭鈍,口端位,無須。上頜稍長于下頜。眼較小,上側(cè)位。鰓耙短小呈棒形,排列稀疏。下回齒2行,為梳狀櫛齒。,具斜狹下凹嚼面。邊緣具斜條狀溝紋。鱗片頗大,側(cè)線鱗39-46。背鰭3,7,無硬刺,起點與腹鰭相對。臀鰭3,8,亦無硬刺,身體各部分比例隨個體大小不同而有差異幼魚的頭長和眼徑相對 地較成魚為大,尾柄長,眼間距較成魚為小。/體呈茶黃色,背部青灰色,腹部銀白色,各鰭淺灰色。

    化學(xué)成分

    每100g草魚含蛋白質(zhì)17.9g,水分77g,脂肪4.3,灰分1g,鈣39mg,磷173mg,鐵0.7mg。含L-組氨酸(L-histidine)及組氨酸構(gòu)成的二肽肌肽(carnosine),鵝肌肽(anserine),N-β丙氨酰-1-甲基-L-組氨酸(balenine),β-胡蘿卜素(β-carotene),雞油菌黃質(zhì)(canthaxanthin),葉黃素(lutein),玉蜀黍黃質(zhì)(zeaxanthin),綠蠅黃質(zhì)(phoenicoxanthin),胡蘿卜二醇(tunaxanthin),α-皮黃質(zhì)(α-doradexanthin),蝦黃質(zhì)(astaxanthin),膽甾醇(cholesterol),磷脂(phospholipid),二十碳五烯酸(eicosapentaenoic acid),二十二碳六烯酸(docosahexaenoic acid)。此外尚含卡巴呋喃(carbofuran),維生素(vitamin)B,AMP,ADP,ATP,肌醇(inositol),泛酸(pantothenic acid),煙酸(nicotinic acid),乳酸脫氫酶(lactate dehydrogenase)等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脾;胃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味甘;性溫

    注意

    不宜久服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平肝祛風(fēng);溫中和辦。主虛勞;肝風(fēng)頭痛;久瘧;食后飽脹;嘔吐泄瀉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煮食,100-200g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1.《綱目》:暖胃和中。

    2.《醫(yī)林纂要》:平肝,祛風(fēng),治痹,截瘧。治虛勞及風(fēng)虛頭痛,截久瘧,其頭蒸食尤良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霸王鞭拼音注音Bà Wánɡ Biān別名刺金剛、金剛纂來源大戟科霸王鞭Euphorbia royleana Boiss.,以全草(乳汁)入藥。生境分布云南。性味微苦、澀,平。有毒。注意毒性劇烈,用時宜慎。功能主治祛風(fēng)消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iān Yè ěr Jué英文名Marginate Sorus Shield fern出處始載于《中國高等植物圖鑒》。來源藥材基源:為鱗毛蕨科植物鞭葉耳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olystichum craspedosoru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鞭葉鐵線蕨拼音注音Biān Yè Tiě Xiàn Jué別名巖虱子、有尾鐵線蕨、過山龍來源蕨類鐵線蕨科鞭葉鐵線蕨Adiantum caudatum L.,以全草入藥。生境分布長江流域及東南、西南。性味苦,平。功能主治清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鞭打繡球拼音注音Biān Dǎ Xiù Qiú別名地草果、紅頂珠、頂珠草、底線果、地紅參、地紅豆、地胡椒、月月?lián)Q葉、連線草[云南]來源玄參科羊膜草屬植物羊膜草Hemiphragma heterophyllum Wall.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飽飯花拼音注音Bǎo Fàn Huā別名小葉珍珠花、烏飯子、米飯花來源杜鵑花科飽飯花Vaccinium laetum Diels,以枝葉、果實入藥。生境分布四川。性味枝葉:苦,平。果:酸、甘,平。功能主治枝葉:主治偏頭痛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