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黃山鱗毛蕨根

    拼音注音Huánɡ Shān Lín Máo Jué Gēn出處

    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

    來源

    為鱗毛蕨科植物黃山鱗毛蕨根莖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于高山林下或陰濕的溝邊巖石上。分布安徽、浙江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黃山鱗毛蕨,又名:小葉鳳凰尾巴草。

    多年生草本。根莖直立,粗大塊狀。葉簇生,呈蓮座狀;葉柄與葉軸密被淡棕色披針形鱗片;葉長50~80厘米,葉柄短;葉片硬,草質(zhì);長橢圓形,先端漸尖,2回羽狀分裂;羽片線狀長橢圓形,先端銳尖,幾無柄,羽狀深裂;裂片近接,長線形或狹長圓形,呈鐮刀狀,頂端圓鈍有鋸齒,邊緣幾為全緣或有鋸齒。孢子囊僅生于葉片上部的1/3,通常2~4對,著生于裂片的上半部;子囊群蓋灰色,宿存,呈圓腎形凸出。孢子期8~11月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:"治目赤腫痛,根莖(去鱗毛切片)一兩,加水和白糖煎汁,日服二次。"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Bì Zhì別名赤鷩(《山海經(jīng)》),鵕鸃(《漢書》),采雞(《逸周書》),錦雞(《禽經(jīng)》),金雞(《綱目》)。出處《本草拾遺》來源為雉科動物紅腹錦雞的肉。生境分布平時常單獨或成對棲息于多巖的山地及巖坡,出沒于矮樹叢和竹林間。善奔馳,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鸊鷉拼音注音Pì Tī別名鷉、須贏(《爾雅》),刁鴨(《食療本草》),油鴨(《綱目》),水鸰仃(《醫(yī)林纂要》),水葫蘆(《中國動物圖譜·鳥類》)。出處《本草拾遺》來源為鸊鷉科動物小鸊鷉的肉或全體。生境分布分布亞洲東部的湖沼或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ǎo Yóu別名地鵏油、老鵏膏來源鶴形目鴇科大鴇Otis tarda L.,以脂肪入藥。生境分布我國東部地區(qū)的西部,冬遷我國北部。炮制冬至翌春獵捕,捕后去毛及內(nèi)臟,煮肉,將漂于上面的油脂收集起來,再放入鍋內(nèi),煉去水分,放涼即得脂肪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鴇肉拼音注音Bǎo Ròu出處《飲膳正要》來源為鴇科動物大鴇的肉。生境分布棲于空曠的草原上,善奔馳,常成群覓食,食物以植物質(zhì)為主。繁殖于我國北部,遷至華北平原越冬。原形態(tài)大鴇,又名:獨豹(郭璞),鴇(《飲膳正要》)。嘴鉛灰色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鼻涕果別名蜜心果、粘心果來源水東哥科水東哥屬植物錐序水東哥Saurauia napaulensis DC.,以根及果入藥。根全年可采;果秋季采,曬干或鮮用。性味苦,涼。有毒。功能主治散瘀消腫,止血。用于骨折,跌打損傷,創(chuàng)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