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黃水茄

   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黃水茄別名

    黃果珊瑚、野茄、丁茄、黃天茄

    來源

    茄科茄屬植物黃刺茄Solanum coagulans Forsk.[S. sanctum L.],以根、葉及果入藥。夏秋采根、葉;秋冬采果;鮮用或曬干。

    性味

    苦、辛,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利濕,消腫,止痛。用于風濕性關節(jié)炎,睪丸炎,牙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3~5錢。

    備注

    (1)黃果茄(大苦茄、野茄果、刺尖果)Solanum xanthocarpa Schrad. et Wendl.也作黃水茄入藥。

    (2)有一種紅果茄,全株有毒。

    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《中華本草》:黃水茄拼音注音Huánɡ Shuǐ Qié別名

    凝固茄、黃刺茄、苦天茄、野茄、洋苦茄、黃果珊瑚、丁茄、黃天茄、杉鈕果、狗茄子、牛茄子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茄科植物野茄的根、葉、果實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Solanum coagulans Forsk.

    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根、葉;秋、冬采果,鮮用或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80-1100m的灌木叢中或緩坡地帶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臺灣,廣東,廣西及云南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多年生直立草本至亞灌木,高約0.5-2m。小枝、葉下面、葉柄、花序均密被5-9分枝的灰褐色星狀絨毛和皮刺。上部葉常假雙生,不相等,葉柄長1-3cm;葉片卵形至卵狀橢圓形,長5-10cm,寬4-7cm,先端漸尖、急尖或鈍 ,基部偏斜,邊緣淺波狀圓形,裂片通常5-7,上面塵土狀灰綠色,下面灰綠色;葉脈在下面凸出,在兩面均具細直刺,側脈每邊3-4條,在兩面均具細直刺或無刺。蝎尾狀花序腑外生,長約2.5cm,總花梗短或近于無;能孕花較大,單獨著生于花序的基部,不孕花較小,雌蕊已退化,與能陰云花并出,排列列花序的上端;萼鐘形,直徑1-1.5cm,外面密被星狀絨毛及細直刺,內面僅裂片先端被星狀絨毛,裂片5;花冠輻射,星形,紫藍色,裂片寬三角形,長寬均約1cm,以薄而無毛的花瓣間膜相連接;雄蕊5,著生于花冠筒喉部;子房具多數(shù)胚球。漿果球狀,無毛,直徑2-3cm,成熟時黃色,基部有宿存萼片;種子扁圓形?;ㄆ谙募荆诙?。

    性味

    味苦;辛;性涼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止咳平喘;解毒消腫;止痛。主咳嗽;哮喘;風濕性關節(jié)炎;熱淋;睪丸炎;芽痛;癰瘡潰爛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服:煎湯,9-15g。外用:適量,搗敷或煎水洗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Chòu Yóu Guǒ別名大香果、香桂子、野香油果來源藥材基源:為樟科植物三股筋香的果實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Lindera thomsonii Allen采收和儲藏:秋、冬季果熟時采,曬干。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100-2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臭靈丹拼音注音Chòu Línɡ Dān別名鹿耳林、大黑藥來源菊科臭靈丹屬植物臭靈丹Laggera pterodonta (DC.) Benth.,以根或全草入藥。夏秋采收,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性味苦、辛,寒。功能主治清熱......
  • 別名獅子草、臭葉子、山林丹。英文名Herba Laggerae。藥用部位菊科植物翼齒六棱菊Laggera pterodonta (Candolle) Bentham 的干燥地上部分。植物形態(tài)草本。莖直立,粗壯或細弱,高達1米,莖翅連續(xù)或有時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臭牡丹拼音注音Chòu Mǔ Dān別名矮桐子、大紅花、臭楓根、臭八寶、臭芙蓉、矮腳桐來源馬鞭草科赪桐屬植物臭牡丹Clerodendrom bungei Steud.,以根及葉入藥。夏季采葉、秋季采根,鮮用或曬干備用。性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臭牡丹根拼音注音Chòu Mǔ Dān Gēn別名臭楓根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出處《植物名實圖考》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根,9~10月間采收,曬干。性味辛苦,溫。①《分類草藥性》:“味淡苦?!阿凇陡=耖g草藥》:“辛,溫,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