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黃瓦韋

    拼音注音Huánɡ Wǎ Wéi別名

    金雞尾、大石韋、七星劍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,瓦韋,石茶(《寧夏中草藥手冊》)。

    出處

    《貴州民間藥物》

    來源

    為水龍骨科植物黃瓦韋全草。全年可采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于巖石上。分布西南、廣西、湖北、江西、安徽、浙江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多年生草本,高不及30厘米。根狀莖橫走,疏被棕色鱗片,鱗片卵圓形,鈍頭,全緣。葉片披針形,長約23厘米,賞2.5厘米,兩端漸尖,革質(zhì),上面綠色,下面淡綠色,被鱗片,葉脈不明顯。孢子囊群大形,斜矩圓形,著生于中脈與葉緣之間。

    性味

    《貴州民間藥物》:"性微寒,味苦。"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消炎,解毒,止血。治發(fā)熱咳嗽,尿路感染,瘡癰腫毒。

    ①《貴州民間藥物》:"全草:解熱。治發(fā)燒,止咳嗽。孢子囊:炒后研末。外治小兒白口瘡及刀傷出血。"

    ②《寧夏中草藥手冊》:"清熱,利尿,解毒,止血。"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;或搗汁。外用:研末撒。

    復方

    ①治發(fā)燒:七星劍根兌酒搗爛,取汁服。(《貴州草藥》)

    ②治尿路感染,小便澀痛,尿血:瓦韋、蒲黃各三鎮(zhèn),茅根一兩。水煎服。

    ③治瘡癰腫毒:瓦韋三錢,水煎服;或鮮瓦韋適量,搗爛外敷。

    ④治外傷出血:瓦韋適量,焙干,研細末,撒敷傷口。

    ⑤解硫黃中毒:瓦韋三錢。水煎服。(②方以下出《寧夏中草藥手冊》)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Chán Gǎo Shù別名青膠木、樹仲、油槁樹、膠樟、青野槁、潺槁木來源樟科木姜子屬植物潺槁樹Litsea glutinosa (Lour.) C. B. Rob.,以根、皮、葉入藥。夏秋采收,根洗凈切片曬干;葉、皮多鮮用。性味甘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hénɡ Qié Zi別名山胡椒、味辣子、山蒼子、木姜子、木香子、野胡椒、臭樟子出處本品以山胡椒之名首載于《滇南本草》?!吨参锩麑崍D考長編》引《廣西通志》云:“山胡椒,夏月全州人以代茗飲,大能清暑益氣,或以為即革澄茄。“因山雞椒果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硨磲拼音注音Chē Qú別名車渠(《海藥本草》)出處《海藥本草》來源為硨磲科動物鱗硨磲或其同屬動物的貝殼。生境分布生活在潮間帶珊瑚礁間。分布我國南海諸島。原形態(tài)貝殼巨大,重而堅厚。卵圓形,殼頂位于貝殼中央,殼頂前方有一長卵形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hē Qú Ròu來源藥材基源:為硨磲科動物鱗硨磲和長硨磲等的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1.Tridacna squamosa Lamarck2.Tridacna elongata Lanmarck[Trdacna (Chamest......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磁石拼音注音Cí Shí別名吸鐵石、活磁石、靈磁石、磁鐵石英文名MAGNETITUM來源本品為氧化物類礦物尖晶石族磁鐵礦,主含四氧化三鐵(Fe3O4)。采挖后,除去雜石。性狀本品為塊狀集合體,呈不規(guī)則塊狀,或略帶方形,多具棱角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