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江南榿木

    拼音注音Jiānɡ Nán Qī Mù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樺木科植物江南榿木的莖、葉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lnus trabeculosa Hand.-Mazz.

    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收,鮮用或陰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200-1000m的山谷、溝邊、河岸及村落附近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喬木,高約10m。樹皮灰色或灰褐色,光滑;枝條暗灰褐色,無毛;小枝黃褐色或褐色;芽有柄,芽鱗2枚,光滑。葉柄細,長2-3cm;葉片倒卵形或橢圓形至橢圓狀寬卵形,有時長枝上的葉為披針形或橢圓形,長6-16cm,寬2.5-7cm,先端短尾狀或驟尖,基部近圓形或近心形,邊緣具不規(guī)則細疏齒,上面無毛,下面有腺點,脈腋間簇生髯毛;側(cè)脈6-13對。雄花序春季先葉開放,多個簇生。果序橢圓形,2-4個排成總狀;果序梗長1-2cm,果苞長5-7mm,木質(zhì),基部楔形,先端有5個淺裂片。小堅果寬卵形,長約3mm;果翅厚紙質(zhì),寬及果的1/4,種子扁圓。

    性味

    苦;性寒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熱解毒。主濕疹;蕁麻疹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外用:適量,煎水洗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川防風(fēng)拼音注音Chuān Fánɡ Fēnɡ別名竹節(jié)防風(fēng)(《四川中藥志》),毛前胡、西風(fēng)(南川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。出處《中藥志》來源為傘形科植物短裂藁本的根。春、秋采收,挖出根部,洗凈,曬干。生境分布野生在多石礫的草原、山......
  • 來源麻黃科川麻黃Ephedra minuta Florin,以全草入藥。生境分布四川。性味苦,溫。功能主治祛寒發(fā)汗,平喘利尿,散瞳升壓。主治感冒無汗,頭痛身痛,麻疹水腫。用法用量0.5~3錢。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huān Qián Yā Jiǎo Mù來源藥材基源:為五加科植物短序鵝掌柴的莖皮和根皮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Schefflera bodinieri(Levl.)Rehd,[Heptapleurum bodinieri Levl......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常山拼音注音Chánɡ Shān別名黃常山、雞骨常山、雞骨風(fēng)、風(fēng)骨木、白常山、大金刀、蜀漆[葉]英文名RADIX DICHROAE來源本品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a febrifuga Lour. 的干燥根。其嫩葉稱“蜀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hánɡ Chūn Wèi Máo英文名Hedera Spindle-tree出處始載于《新華本草綱要》。來源藥材基源:為衛(wèi)矛科植物常春衛(wèi)矛的根、樹皮或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Euonymus hederaceus Champ.e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