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金盞草根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金盞草根拼音注音Jīn Zhǎn Cǎo Gēn出處

    《福建民間草藥》

    來源

    為菊科植物小金盞花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治疝氣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治疝氣:金盞草鮮根二至四兩(干的一至二兩),公雞一只(洗凈,去腸雜),紅酒四兩。酌加開水,燉三小時(shí),分兩三次服。雞肉亦可服。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金盞草根拼音注音Jīn Zhǎn Cǎo Gēn英文名root of Marigold出處

    出自《福建民間草藥》。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菊科植物小金盞花的根。

    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Calendula arvensis L.

    采收和儲(chǔ)藏:夏、秋季采挖,鮮用或切片曬干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小金盞花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高約40cm。全株散生柔毛。莖直立,上部有分枝。單葉互生;葉片長橢圓狀披針形,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,邊緣具粗鋸齒。頭狀花序,直徑約2cm,頂生,有梗;總苞片綠色,線形,邊緣膜南;邊緣舌狀花,雌性,硫黃色,舌片先端有3齒;中內(nèi)管關(guān)花,兩性,先端5裂;花托片。瘦果,背部具軟刺,最外列數(shù)個(gè)有嘴狀直生,內(nèi)列數(shù)個(gè)內(nèi)黃如環(huán)狀,無冠毛。花期夏季。

    性味

    味苦;性寒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解毒消腫。主睪丸炎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30-60g,鮮品60-120g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百蕊草拼音注音Bǎi Ruǐ Cǎo別名一棵松、鳳芽蒿、青龍草、珊瑚草、打食草、石菜子、松毛參、小草、白風(fēng)草來源為檀香科百蕊草屬植物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Turcz.的全草。夏秋采集,洗凈曬干。性味辛、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百蕊草根拼音注音Bǎi Ruǐ Cǎo Gēn出處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來源為檀香科植物百蕊草的根。功能主治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:“下乳,亦通順血脈,調(diào)氣?!坝梅ㄓ昧績?nèi)服:煎湯,1~3錢。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百蕊草根拼音注音Bǎi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ǎi Jiě Ténɡ別名金線風(fēng)、涼粉藤、寄山龍、山豆根、青藤仔、蛤仔藤、金鎖匙、獨(dú)腳烏柏。來源藥材基源:為防己科植物粉葉輪環(huán)藤的根或藤莖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Cyclea hypoglauca(Schauer)Diels采收和儲(chǔ)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ǎi Jiě Mǎ Dōu Línɡ別名白金果欖、山總管、百解薯。來源藥材基源:為馬兜鈴科植物香港馬兜鈴的根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AristolochiawestlandiiHemsl.采收和儲(chǔ)藏:夏、秋季采,洗凈,切片,曬干。生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ǎi Zú Ténɡ別名神仙對坐草、石上蜈蚣、飛天蜈蚣、百足草、鐵斑鳩、巴巖姜、姜藤、天蜈蚣、土石蜈蚣、雄雞尾、細(xì)蜈蚣草、蜈蚣草、石蜈蚣、下山蜈蚣英文名Creeping Pothos出處始載于《新華本草綱要》。來源藥材基源:為天南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