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雞樅蕈、雞菌、雞堫、雞宗、雞肉絲菇、傘把菌
真菌類擔子菌綱傘菌目傘菌科雞樅Collybia albuminosa (Berk.)Petch。以子實體入藥。
在雨季從地上白蟻窩上生出。分布于江蘇、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。
甘,寒。
益胃,清神。主治痔瘡。
2~3兩。
雞堫(《通雅》),雞樅蕈(《廣菌譜》),雞菌(《綱目》),蟻奪(《貴州通志》),蟻樅(《云南府志》),雞樅菜(《本草求原》)。
《綱目》
為白蘑科植物雞樅的子實體。
生地上,與白蟻巢相連。分布江蘇、貴州、云南、福建、海南等地。
菌蓋圓錐形,伸展后中央有顯著凸起,寬5~16厘米,粘,光滑,中央凸起部分深褐色,四周漸呈灰色,往往輻射狀開裂;菌肉白色,厚;柄常扭曲,具假根,地上部分白色,長3~10厘米,向上漸細,基部膨大,地下部分褐色至黑色,長8~40厘米;菌褶稠密,凹生,幾至離生,初期白色,后呈米黃色;囊狀體棒形至袋形,壁??;孢子無色,光滑,橢圓形,成堆時粉紅色。
本品含麥角甾醇。
《本草撮要》:"入手、足太陰經(jīng)。"
《綱目》:"甘,平,無毒。"
《綱目》:"益胃,清神,治痔。"
內(nèi)服:煎湯,2~3錢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雞樅蕈、雞菌、雞堫、雞宗、雞肉絲菇、傘把菌
來源真菌類擔子菌綱傘菌目傘菌科雞樅Collybia albuminosa (Berk.)Petch。以子實體入藥。
生境分布在雨季從地上白蟻窩上生出。分布于江蘇、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。
性味甘,寒。
功能主治益胃,清神。主治痔瘡。
用法用量2~3兩。
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《中藥大辭典》:雞樅拼音注音Jī Zōnɡ別名雞堫(《通雅》),雞樅蕈(《廣菌譜》),雞菌(《綱目》),蟻奪(《貴州通志》),蟻樅(《云南府志》),雞樅菜(《本草求原》)。
出處《綱目》
來源為白蘑科植物雞樅的子實體。
生境分布生地上,與白蟻巢相連。分布江蘇、貴州、云南、福建、海南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菌蓋圓錐形,伸展后中央有顯著凸起,寬5~16厘米,粘,光滑,中央凸起部分深褐色,四周漸呈灰色,往往輻射狀開裂;菌肉白色,厚;柄常扭曲,具假根,地上部分白色,長3~10厘米,向上漸細,基部膨大,地下部分褐色至黑色,長8~40厘米;菌褶稠密,凹生,幾至離生,初期白色,后呈米黃色;囊狀體棒形至袋形,壁??;孢子無色,光滑,橢圓形,成堆時粉紅色。
化學成分本品含麥角甾醇。
歸經(jīng)《本草撮要》:"入手、足太陰經(jīng)。"
性味《綱目》:"甘,平,無毒。"
功能主治《綱目》:"益胃,清神,治痔。"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2~3錢。
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