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雞骨常山

    拼音注音Jī Gǔ Chánɡ Shān別名

    云南雞骨常山、三臺高、野辣子、永固生、紅辣樹、白虎木、細骨常山、紅花巖托、紅花矮陀陀、小苦桃、五臺風、四角風

    來源

    夾竹桃科鴨腳樹屬植物雞骨常山Alstonia yunnanensis Diels,以根、葉入藥。秋冬挖根,洗凈曬干或鮮用;夏季采葉,曬干。

    性味

    苦,涼。有小毒。

    注意

    忌酸、冷、孕婦忌服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解熱截瘧,止血,止痛。用于瘧疾,口腔炎,內(nèi)服兼外用治骨折,跌打損傷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3~5錢,水煎或泡酒服,研末沖服,每次1錢。外用適量,鮮葉搗爛敷患處。

    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篦梳劍拼音注音Bì Shū Jiàn別名閂門草、矛葉蹄蓋蕨、小石劍、蛇輪草來源蕨類蹄蓋蕨科矛葉蹄蓋蕨Diplazium lanceum (Thunb.) Presl,以全草、根狀莖入藥。生境分布長江以南各省區(qū)。性味甘、辛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ì Chǐ Hāo別名惡臭蒿、粘蒿、籽蒿英文名Pectinate Neopallasia herb出處始載于《內(nèi)蒙古中草藥》來源藥材基源:為菊科植物櫛葉蒿的地上部分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Neopallasia pectinata 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èi Huā Chuānɡ別名獨色草、四季青、大石芥、銅錢草、石莧菜、阿飛虻來源藥材基源:為蕁麻科植物盾葉冷水花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ilea peltata Hance采收和儲藏:夏季采收,鮮用或曬干。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ì Xínɡ Cǎo來源藥材基源:為禾臂本科植物毛臂形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Brachiaria villosa(Lam.)A.Camus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收,鮮用或曬干。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田野和山坡草地。資源分布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ā Máo別名竿青、竿芒。出處本品《綱目》始載之,在“白茅”條下云:“芭茅叢生,葉大如蒲,長六七尺,有二種,即芒也。”又云:“五月抽短莖,開花如芒也?!彼瞿吮痉N,即芒草中具有短穗的一種。來源藥材基源:為禾本科植物芭茅的莖。拉丁植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