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兩廣瘤足蕨

    拼音注音Liǎnɡ Guǎnɡ Liú Zú Jué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瘤足蕨科植物兩廣瘤足蕨的根莖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lagiogyria liankwangensis Ching[P.intermedia C.Chr.]

    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挖,洗凈,去須根與葉柄,曬干或鮮用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900m的林下溪邊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廣東、廣西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根莖圓柱形,高約5cm,粗3cm,直立。葉草質,干后綠色,營養(yǎng)葉柄長20cm,三角形,棕禾稈色;葉片長35cm,寬16cm,狹長圓形,基部不變狹,頂部為羽狀深裂;羽片約15對,互生,相距2.5cm,平展,向上稍斜升,披針形,不呈鐮刀狀,基部1對長同于上面各對,無柄,長7-9cm,寬1.2cm,漸尖頭;葉片頂部的羽片漸短,合生,頂生羽片1枚比其下面的稍長,基部略為淺裂,邊緣通體有波狀短齒牙。葉脈平展,大部分叉,兩面明顯。孢子葉遠較營養(yǎng)葉為高,柄長30-40cm,葉片長30cm,羽片長5-8cm,寬約3cm,線形,有明顯的小柄,鈍頭。

    性味

    微苦;涼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熱解毒。主流行性感冒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服:煎湯,9-15g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菝葜拼音注音Bá Qiā別名金剛藤、鐵菱角、馬加勒、筋骨柱子、紅燈果來源百合科菝葜屬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.的根狀莖。其葉也入藥。全年可采,洗凈,切片曬干,或用鹽水浸泡數(shù)小時后蒸熟,曬干。夏季采葉,曬干。性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菝葜葉拼音注音Bá Qiā Yè出處《日華子本草》來源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葉片。原形態(tài)植物形態(tài)詳“菝葜“條?;瘜W成分葉含蕓香甙。性味《履巉巖本草》:“溫,無毒。“功能主治治風腫,瘡癤,腫毒,臁瘡,燙傷。①《日華子本草》:“治風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菠菜拼音注音Bō Cài來源藜科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.,以全草入藥。生境分布全國各地栽培。性味甘,涼。功能主治滋陰平肝,止咳潤腸。主治高血壓,頭痛,目眩,風火赤眼,糖尿病,便秘。用法用量鮮品2~4兩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菠菜子拼音注音Bō Cài Zǐ別名刺蒺藜(《滇南本草》)出處《滇南本草》來源為藜科植物菠菜的果實?;瘜W成分含蔗糖、棉子糖,水蘇糖。歸經入脾、肺二經。性味性微溫,味微辛甜。功能主治祛風明目,開通關竅,利腸胃。(性味以下出《滇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ō Luó Gēn Yè來源藥材基源:為鳳梨科植物鳳梨的根或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nanas comosus(L.)Merr.[Bromeliaco-mosa L.;A.sativus Schult.et Schult.f]采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