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粘人裙(《中國藥植志》),毒蛆草(《中國土農(nóng)藥志》),一馬光(《陜西植藥調(diào)查》),一抹光、一掃光、小青(《貴州草藥》),藥蛆、麻荊芥(《中藥通報》3(6):250,1957)。
《峨嵋藥植》
為透骨草科植物透骨草的全草或根。
生林下或林邊陰濕處。分布東北、華北及長江流域各地。
多年生草本,高30~80厘米。莖四棱形,淡紫色,具倒生短毛及紫條紋,節(jié)部膨大。單葉對生;卵狀長橢圓形,長5~10厘米,寬4~7厘米,先端短尖或漸尖,基部楔形,邊緣具鈍圓鋸齒,兩面脈上有短毛;葉柄長0.5~3厘米。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,長10~20厘米;苞片及小苞片鉆狀;花疏生,有短柄;萼筒狀,具5棱,長3~6毫米,上唇3齒呈芒狀鉤,下唇2齒較短,無芒;花冠筒狀,粉紅色或白色,長約5毫米,裂為唇形,上唇2淺裂,下唇3裂;雄蕊4,2強(qiáng),著生于花冠筒部;子房上位,1室,花柱頂生,柱頭2裂。瘦果包于宿萼內(nèi),長8~10毫米?;ㄆ?~8月。果期9~10月。
根含木脂體成分透骨草靈-Ⅱ及有殺蟲作用的乙酸透骨草醇酯等。
《貴州草藥》:"根:性涼,味苦。"
解毒殺蟲。治疥瘡,黃水瘡,瘡毒感染發(fā)熱。
①《峨嵋藥植》:"搽治瘡毒。"
②《四川中藥志》:"解毒清熱,治黃水瘡,疥瘡及蟲瘡。"
外用:搗敷或研末調(diào)敷。內(nèi)服:根:煎湯,0.5~1兩。
①治瘡毒:老婆子針線搗爛,加豬油及花椒粉末調(diào)搽。(《峨嵋藥植》)
②治黃水瘡:老婆子針線、黃蔗葉.搗絨,涂。
③治疥瘡:老婆子針線、花椒、木鱉子、冰片、黃柏、硫黃。共為末,麻油調(diào)涂。
④治蟲瘡:老婆子針線、雄黃、花椒、硫黃。共研細(xì),調(diào)豬油搽。(②方以下出《四川中藥志》)
⑤治瘡毒發(fā)燒:一抹光根五錢至一兩,煎水服。(《貴州草藥》)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粘人裙(《中國藥植志》),毒蛆草(《中國土農(nóng)藥志》),一馬光(《陜西植藥調(diào)查》),一抹光、一掃光、小青(《貴州草藥》),藥蛆、麻荊芥(《中藥通報》3(6):250,1957)。
出處《峨嵋藥植》
來源為透骨草科植物透骨草的全草或根。
生境分布生林下或林邊陰濕處。分布東北、華北及長江流域各地。
原形態(tài)多年生草本,高30~80厘米。莖四棱形,淡紫色,具倒生短毛及紫條紋,節(jié)部膨大。單葉對生;卵狀長橢圓形,長5~10厘米,寬4~7厘米,先端短尖或漸尖,基部楔形,邊緣具鈍圓鋸齒,兩面脈上有短毛;葉柄長0.5~3厘米。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,長10~20厘米;苞片及小苞片鉆狀;花疏生,有短柄;萼筒狀,具5棱,長3~6毫米,上唇3齒呈芒狀鉤,下唇2齒較短,無芒;花冠筒狀,粉紅色或白色,長約5毫米,裂為唇形,上唇2淺裂,下唇3裂;雄蕊4,2強(qiáng),著生于花冠筒部;子房上位,1室,花柱頂生,柱頭2裂。瘦果包于宿萼內(nèi),長8~10毫米?;ㄆ?~8月。果期9~10月。
化學(xué)成分根含木脂體成分透骨草靈-Ⅱ及有殺蟲作用的乙酸透骨草醇酯等。
性味《貴州草藥》:"根:性涼,味苦。"
功能主治解毒殺蟲。治疥瘡,黃水瘡,瘡毒感染發(fā)熱。
①《峨嵋藥植》:"搽治瘡毒。"
②《四川中藥志》:"解毒清熱,治黃水瘡,疥瘡及蟲瘡。"
用法用量外用:搗敷或研末調(diào)敷。內(nèi)服:根:煎湯,0.5~1兩。
復(fù)方①治瘡毒:老婆子針線搗爛,加豬油及花椒粉末調(diào)搽。(《峨嵋藥植》)
②治黃水瘡:老婆子針線、黃蔗葉.搗絨,涂。
③治疥瘡:老婆子針線、花椒、木鱉子、冰片、黃柏、硫黃。共為末,麻油調(diào)涂。
④治蟲瘡:老婆子針線、雄黃、花椒、硫黃。共研細(xì),調(diào)豬油搽。(②方以下出《四川中藥志》)
⑤治瘡毒發(fā)燒:一抹光根五錢至一兩,煎水服。(《貴州草藥》)
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