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落葉梅

    拼音注音Luò Yè Méi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十字花科植物裸莖碎米薺的全草。

    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Cardamine scaposa Franch.

    采收和儲(chǔ)藏:春季采挖,洗凈,鮮用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長于山坡灌叢和林下潮濕處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陜西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裸莖碎米薺 多年生草本,高6-15cm。全株無毛。根狀莖短,匍匐生長,其上有小的淡黃白色瘤狀突起和枯萎的葉柄殘基,須根細(xì)而短。莖不分枝,基部略傾臥,上部直立?;~為單葉,葉柄成線條狀,波狀彎曲,長1.5-12cm;葉片近圓形或腎狀圓形,長6-25mm,寬7-27mm,邊緣波狀,基部腎形;無莖生葉。總狀花序頂生,有3-8花;萼片4,卵圓形或橢圓形,長3-4mm,邊緣膜質(zhì),白色透明;花瓣4,白色,倒卵形,長7-12mm,基部漸狹呈短爪;雄蕊6,花絲扁平;雌蕊1,呈柱狀,花柱細(xì)長,柱頭扁球形。長角果扁平,長3-6cm,優(yōu)滑無毛。種子長圓形,長2-3mm,淡褐色?;ㄆ?-6月,果期7月。

    性狀

    性狀鑒別 全草多皺縮卷曲。根莖上可見淡棕色小瘤狀突起及須狀根。莖較細(xì),不分枝。葉基生,皺縮,展平后葉片腎圓形,寬0.7-2.7cm,先端鈍圓,基部深腎形,邊緣波狀,綠色或枯綠色;葉柄纖細(xì)而長,1.5-12cm。有時(shí)可見長角果,長3-6cm,淡棕色,光滑無毛。種子1行排列,直徑2-3mm,淡褐色。氣微香,味微苦。

    性味

    苦;寒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熱解毒。主腫毒;疔瘡等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外用:適量,搗敷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苞薔薇根拼音注音Bāo Qiánɡ Wēi Gēn別名猴局根、金柿根(《閩東本草》)出處《福建民間草藥》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碩苞薔薇的根。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地、路邊、林邊、溪邊。分布浙江、福建、湖南等地。原形態(tài)碩苞薔薇,又名:苞......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蓽澄茄拼音注音Bì Chénɡ Qié英文名FRUCTUS LITSEAE來源本品為樟科植物山雞椒Litsea cubeba (Lour.) Pers.的干燥成熟果實(shí)。秋季果實(shí)成熟時(shí)采收,除去雜質(zhì),曬干。性狀本品呈類球形,直徑......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蓽茇拼音注音Bì Bá別名蓽拔、鼠尾英文名FRUCTUS PIPERIS LONGI來源本品為胡椒科植物蓽茇Piper longum L.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。果穗由綠變黑時(shí)采收,除去雜質(zhì),曬干。性狀本品呈圓柱形,稍彎曲,由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蓽茇根拼音注音Bì Bá Gēn別名蓽撥沒(《本草拾遺》)出處《本草拾遺》來源為胡椒科植物蓽茇的根?;瘜W(xué)成分根含胡椒堿、蓽茇明堿、蓽茇明寧堿。莖含蓽茇明堿。藥理作用蓽茇明堿有明顯降低狗血壓的作用,阿托品及抗組織胺藥對(duì)其降壓作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荸薺拼音注音Bí Jì別名馬蹄、烏芋、地栗、地梨、苾薺、通天草[浙江杭州]來源莎草科荸薺屬植物荸薺Eleocharis dulcis (Burm. f.) Trin. ex Henschel[E. tuberosa Ro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