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辣蓼

    拼音注音Là Liǎo別名

    辣蓼草

    來源

    蓼科蓼屬植物辣蓼Polygonum flaccidum Meism及水蓼P. hydropiper L.,以全草、入藥。全草四季可采,根和葉隨時(shí)可采,曬干。

    性味

    辛,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祛風(fēng)利濕,散瘀止痛,解毒消腫,殺蟲止癢。用于痢疾,胃腸炎,腹瀉,風(fēng)濕關(guān)節(jié)痛,跌打腫痛,功能性子宮出血;外用治毒蛇咬傷,皮膚濕疹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0.5~1兩;外用適量,煎水洗。

    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椿白皮拼音注音Chūn Bái Pí別名香椿皮(《經(jīng)驗(yàn)方》),春顛皮(《分類草藥性》)。出處《食療本草》來源為楝科植物香椿樹皮或根皮的韌皮部。全年均可采收,但以春季水分充足時(shí)最易剝離。干皮可徑從樹上剝下;根皮須先將樹根挖出,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hūn Pí別名臭椿、椿根皮、樗白皮、樗根皮英文名CORTEX AILANTHI來源本品為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(Mill.)Swingle的干燥根皮或干皮。全年均可剝?nèi)?,曬干,或刮去粗皮曬干。性?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楮葉拼音注音Chǔ Yè別名構(gòu)葉(《子母秘錄》),谷樹葉(《簡便單方》),醬黃葉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。出處《別錄》來源為??浦参飿?gòu)樹的葉?;瘜W(xué)成分含黃酮甙、酚類、有機(jī)酸、鞣質(zhì)。性味甘,涼。①《別錄》:“味甘,無毒。“②《日華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楮頭紅拼音注音Chǔ Tóu Hónɡ出處《四川中藥志》來源為野牡丹科植物楮頭紅的全草。秋季采,鮮用或曬干。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或溝邊陰濕處。分布廣東、廣西、福建、臺灣、江西、湖北、貴州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態(tài)直立草本,高10~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楮實(shí)拼音注音Chǔ Shí別名谷實(shí)、谷子(《千金方》),楮實(shí)子(《素問病機(jī)保命集》),楮桃(《瀕湖集簡方》),角樹子、野楊梅子(《江蘇植藥志》),構(gòu)泡(《重慶草藥》),谷木子、谷樹子、谷樹卵子(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)。出處《別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