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楮頭紅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楮頭紅拼音注音Chǔ Tóu Hónɡ出處

    《四川中藥志》

    來源

    為野牡丹科植物楮頭紅全草。秋季采,鮮用或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于林下或溝邊陰濕處。分布廣東、廣西、福建、臺灣、江西、湖北、貴州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直立草本,高10~30厘米。莖脆弱,無毛,有四棱。葉對生,長卵形或披針形,長3~10厘米,寬1~3.5厘米,先端長漸尖,邊緣有鋸齒,主脈3~5條;有長柄?;▋尚?,紫紅色,數(shù)朵簇生枝頂或葉腋;萼筒為倒尖塔形,有4翅,上部4齒裂,在萼齒下有一小束細(xì)毛;花冠4瓣,卵形;雄蕊8,相等,花藥長橢圓形,藥隔基部有距;子房半下位,4室,胚珠多數(shù)。蒴果,頂端有4個大鱗片。種子多數(shù),倒卵形,上面有顯著的凸點(diǎn)?;ㄆ?月。

    性味

    性涼,味酸,無毒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肺熱,去肝火。治風(fēng)濕痹痛,耳鳴、耳聾及目霧羞明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0.5~1兩;或燉肉。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楮頭紅拼音注音Chǔ Tóu Hónɡ別名

    風(fēng)樻斗草、衛(wèi)環(huán)草

    英文名all-grass of Nepal Fleshspike出處

    出自《四川中藥志》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野牡丹科植物楮頭紅的全草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Sarcopyamis nepalensis Wall.

    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收,鮮用或切碎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300-3200m的密林下陰濕的地方或溪邊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廣東、廣西、西藏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直立草本,高10-30cm。莖四棱形,肉質(zhì),無毛。葉對生;葉柄長0.8-2.8cm,具狹翅;葉片膜質(zhì),廣卵形或卵形,長2-10cm ,寬1-4.5cm,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或近圓形或近圓形,微下延,邊緣具細(xì)鋸齒,葉面被疏糙伏毛,背面被微柔毛或幾無毛;基出脈3-5。聚傘花序,生地分枝頂端,有花1-3朵,基部具葉狀苞片2;花梗長2-6mm,四棱形,棱上有狹翅,裂片4,頂端平截,偏斜,另一側(cè)具小尖頭,長約7mm;雄蕊8,等長,花絲向下漸寬,花藥長為花絲的1/2,藥隔基部下延成極短的距或微突起,上彎;子房下位,4室,頂端具膜質(zhì)冠,冠緣淺波狀,微4裂。蒴果杯形,具4棱,膜質(zhì)冠伸出萼1倍,宿存萼及裂片與花時同。花期8-10月,果期9-12月。

    性狀

    性狀鑒別 全草多干燥皺縮,長約15cm。莖四棱形,直徑1-2mm,無毛,表皮紅色或棕色,偶有折色斑點(diǎn)。葉對生,多皺縮破碎,黃色或黃綠色,橢圓形或狹卵形,長2.0-6.1cm,寬1.0-3.3cm,基產(chǎn)淺心形,邊緣細(xì)齒及緣毛。聚傘花序頂生,花紫色,直徑約1.5cm;萼筒杯狀,4裂片。氣微,味酸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歸肺;肝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味苦;甘;性微寒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熱平肝;利濕解毒。主肺熱咳嗽;頭目眩暈;耳鳴;耳聾;日赤羞明;肝炎;風(fēng)濕痹痛;跌打傷腫;蛇頭疔;無名腫毒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6-15g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《四川中藥志》:清肺熱,祛 肝火,治風(fēng)濕痹痛、耳鳴、耳聾及目霧羞明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Bái Lán Cuì Què Huā英文名Bluewhite Larkspur出處始載于《中國植物志》。來源藥材基源:為毛茛科植物白藍(lán)翠雀花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Delphinium albocoeruleum Maxim.......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白蘞拼音注音Bái Liǎn別名山地瓜、野紅薯、山葡萄秧、白根、五爪藤英文名RADIX AMPELOPSIS來源本品為葡萄科植物白蘞Ampelopsis japonica (Thunb.)Makino 的干燥塊根。春、秋二季采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蘞子拼音注音Bái Liǎn Zǐ出處《藥性論》來源為葡萄科植物白蘞的果實(shí)。原形態(tài)植物形態(tài)詳“白蘞“條。功能主治《藥性論》:“治溫瘧,主寒熱結(jié)壅熱腫?!坝梅ㄓ昧績?nèi)服:煎湯,2~3錢。外用:研末敷。復(fù)方止血消腫:白蘞成熟果實(shí)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Kòu來源藥材基源:為姜科植物滑葉山姜的果實(shí)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IpiniatonkinensisGagnep.采收和儲藏:果實(shí)將熟時采收,烘干或陰干。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山地、路邊和草叢等潮濕之地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廣......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白薇拼音注音Bái Wēi別名白馬尾英文名RADIX CYNANCHI ATRATI來源本品為蘿藦科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。或蔓生白薇Cynanchum versicolor Bge。的干燥根及根莖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