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雙腎子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雙腎子拼音注音Shuānɡ Shèn Zǐ別名

    天鵝抱蛋、玉鳳花根(《江西草藥》),對(duì)對(duì)參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。

    出處

    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

    來源

    為蘭科植物齒片鷺蘭塊根莖葉。秋季采挖,洗凈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于山坡多石之處。分布江蘇、江西、安徽及西南各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齒片鷺蘭又名:玉鳳花、白花草。

    一年生草本,高30~80厘米。根2枚并生,比較粗短,卵形。莖直立。葉互生,葉片狹卵形,長(zhǎng)6~12厘米,寬2~3厘米,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;無柄抱莖,鞘狀;兩面無毛?;?~5朵疏生先端葉腋,花冠白色,徑約1.5厘米;外花被3枚,兩傭2枚線狀狡針形,長(zhǎng)8毫米;唇瓣3裂,長(zhǎng)約12毫米,寬約15毫米,中間裂片狹尖,兩側(cè)裂片近半圓形,邊緣有不規(guī)則細(xì)齒,距折曲狀,末端略粗,長(zhǎng)約4厘米;子房下端稍大。蒴果短角形。種子極多數(shù),細(xì)小?;ㄆ谇锛?。

    性味

    甘苦,平。

    ①《江西草藥》:"辛,平。"

    ②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:"甘苦,平。"

    ③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:"甘淡,平。"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利尿,消炎,解毒。治睪丸炎,尿路感染,虛咳,癰疽疔毒。

    ①《江西草藥》:"散氣,解毒。"

    ②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:"滋補(bǔ)肺腎,利尿,消炎。"

    ③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:"滋補(bǔ),止咳化痰。治睪丸炎,輸卵管炎,體虛咳嗽。"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;或磨汁服。外用:搗敷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①治疝氣:玉鳳花根五錢至一兩。水煎服;亦可加小豬睪丸二個(gè),煎服。(《江西草藥》)

    ②治尿路感染:白花草葉和莖五錢。水煎服。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

    ③治虛勞咳嗽:白花草根配其它藥,水煎服;紅糖為引。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

    ④治癰疽疔毒:鮮玉鳳花根適量,甜酒糟少許,搗爛外敷。(《江西草藥》)

    ⑤治毒蛇咬傷:玉鳳花根,磨水內(nèi)服;另用鮮根適量,搗爛外敷。(《江西草藥》)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雙腎子拼音注音Shuānɡ Shèn Zǐ別名

    天鵝抱蛋、玉鳳花根、對(duì)對(duì)參、雙黃參、雙腎參、老母雞抱蛋、金鵝抱蛋、羊腎參、金剛?cè)缫?、?duì)人參、偏墜藥、雞卵參、山象牙、腰子七

    英文名Root of Toothed Habenaria出處

    出自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。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蘭科植物鵝毛玉鳳花的塊莖。

    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Habenaria dentata (Sw.)Schltr.[Orchis dentata Sw.; Platanthera dentata (Sw.)Lindl.]

    采收和儲(chǔ)藏:秋季采挖,洗凈,曬干或鮮用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90-1000m的山坡、林下、路邊或溝邊草全中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長(zhǎng)江流域以南和臺(tái)灣、西藏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多年生草本,高30-80cm。塊莖常2枚并生,卵形或長(zhǎng)圓形,肉質(zhì),長(zhǎng)2-5cm。葉3-5枚,互生,無柄,抱莖;葉片狹卵形,長(zhǎng)6-12cm,寬2-3cm,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,兩面無毛。總狀花序長(zhǎng)512mm,具3-17朵花;花白色;萼片近卵形工10-13mm,寬5-5.5cm,邊緣有睫毛,中萼片直立,和花瓣靠合成兜,側(cè)萼片斜卵形,反折;花瓣不裂,狹披針形,邊緣具睫毛;唇瓣長(zhǎng),幾為萼片的2倍,3裂,側(cè)裂片寬,外側(cè)邊緣之前有細(xì)裂齒,中裂片條形,全緣,近等長(zhǎng),距口有胼胝體,距長(zhǎng)達(dá)4cm,上半部白色,下半部綠色,彎曲,向先端逐漸膨大,較子房長(zhǎng);柱頭2裂,突起物平行,具溝,子房具喙?;ㄆ谇锛?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肺;腎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甘;苦;平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補(bǔ)腎益肺;利濕;解毒。主腎虛腰痛;陽痿;肺癆咳嗽;水腫;白帶過多;疝氣;癰腫疔毒;蛇蟲咬傷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9-30g;或磨汁;或浸酒。外用:適量,鮮品搗敷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1.《江西草藥》:散氣,解毒。

    2.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:滋補(bǔ)肺腎,利尿,消炎。

    3.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:滋補(bǔ),止咳化痰。治睪丸炎,輸卵管炎,體虛咳嗽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垂盆草拼音注音Chuí Pén Cǎo別名狗牙半支、石指甲、半支蓮、養(yǎng)雞草、狗牙齒、瓜子草英文名HERBA SEDI來源本品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 的新鮮或干燥全草。夏、秋二季采收,除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huí Suì Ráo Huā別名金腰帶、了哥王、雞斷腸、雀兒麻、山棉皮、野發(fā)麻、野棉花、雀子麻、地棉麻。來源藥材基源:為瑞香科植物細(xì)軸蕘花的花、根或莖皮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Wikstroemia nutans Champ.采收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huí Huā Hú Zhī Zǐ別名馬掃帚來源豆科垂花胡枝子Lespedeza penduliflora (Oudemann) Nakai ssp. cathayana Hsu et All.,以花、根、根皮入藥。生境分布浙江。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huí Huā Xiānɡ Rú別名大黃藥、大黑頭草來源唇形科香薷屬植物垂花香薷Elsholtzia penduliflora W. W. Smith,以全草入藥。夏季采集,洗凈曬干或鮮用。性味辛,涼。功能主治清熱解毒,截瘧。用于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寸節(jié)七拼音注音Cùn Jié Qī別名大鏵頭草、大葉堇菜來源為堇菜科堇菜屬植物大葉堇菜Viola diamantiaca Nakai,以全草入藥。夏末采收,洗凈,曬干。性味辛、苦,涼。功能主治清熱解毒,止血。用于瘡癤腫毒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