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龍爪菜

   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龍爪菜拼音注音Lóng Zhǎo Cài別名

    毛蕨、飯蕨、蕨菜、鋸菜

    來源

    蕨類鳳尾蕨科龍爪菜Pteridium revolutum (Blume) Nakai,以根狀莖入藥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陜西、臺灣、廣東、廣西、湖北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、西藏。

    性味

    微澀,平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解瘡毒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2~5錢,水煎服。并搗爛外敷。

    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《中華本草》:龍爪菜拼音注音Lónɡ Zhǎo Cài別名

    蕨菜、鋸菜、飯蕨、苦蕨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蕨科植物毛軸蕨根莖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teridium revolutum(Bl.)Nakai[Pteris revoluta B1.]

    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挖,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570-3000m的山坡向陽處或山谷疏林中的林間空地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陜西、江西、臺灣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西藏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陸生蕨類,植株高達1m以上。根莖長而橫走,粗壯,有銹色卷曲的節(jié)狀毛。葉遠生;葉柄長24-40cm,禾稈色,基部深棕色,在基部及葉軸、羽軸均被銹色卷曲的節(jié)狀毛;葉片薄革質(zhì),闊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,長30-80cm,寬30-50cm,三回羽狀裂;羽片4-6對,有柄,狹卵形,第1對最大,長20-35cm,寬12-20cm,二回羽片12-16對,幾無柄,線狀披針形,先端長漸尖,下部的較大,長8-12cm,寬2-3cm;末回羽片8-18對,互生,線狀披針形或狹三角形,微彎呈鐮狀,背面密生黃色卷曲的節(jié)狀毛;葉脈羽狀,側(cè)脈分叉。孢子囊群沿羽片邊緣著生于邊脈上成長的匯生囊群;囊群蓋線形,2層,為葉緣變質(zhì)而反折的假蓋,外層膜質(zhì),邊緣有齒,內(nèi)層薄膜質(zhì),邊緣撕裂狀。

    性味

    微澀;甘;涼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熱解毒;祛風(fēng)除濕;利水通淋;驅(qū)蟲。主熱毒瘡瘍;燙傷;脫肛;風(fēng)濕痹痛;小便淋痛;諸蟲癥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6-15g;或泡酒。外用:適量,搗敷;或研末調(diào)敷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Bái Guǒ Shù Pí出處《滇南本草圖說》來源為銀杏科植物銀杏的樹皮?;瘜W(xué)成分含鞣質(zhì)。內(nèi)皮含莽草酸。木質(zhì)部分含纖維素41%,半纖維素26%,木質(zhì)素33%,葡萄糖甘露聚糖(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聚糖),阿拉伯糖-4-o-甲基葡萄糖醛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果根拼音注音Bái Guǒ Gēn出處《重慶草藥》來源為銀杏種植物銀杏的根或根皮。9~10月采。原形態(tài)植物形態(tài)詳“白果“條?;瘜W(xué)成分根皮含白果苦內(nèi)酯C、M、A、B。性味味甘,性溫平,無毒。注意寒盛未解,勿用。功能主治益氣補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Guǒ Hú Jì Shēnɡ別名歐寄生來源藥材基源:為桑寄生科植物卵葉槲寄生的帶葉莖枝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Viscum album L.var.meridianum Danser[V.albumL.subsp.merid......
  • 別名硬根紫草來源紫草科白果紫草Lithospermum officinale L.,以全草入藥。生境分布新疆?;瘜W(xué)成分根含紫草色素。功能主治外用治關(guān)節(jié)炎。用法用量全草適量,煎水外洗。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白槍桿拼音注音Bái Qiānɡ Gǎn別名根根藥、對節(jié)木、狗骨頭樹來源木犀科白蠟樹屬植物白槍桿Fraxinus malacophylla Hemsl.,以根入藥。秋冬采,洗凈切片,曬干。性味苦、澀,寒。功能主治清熱,利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