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《陜西中草藥》
為葡萄科植物母豬藤的根,夏、秋季挖,曬干或鮮用。
辛,涼,有毒。
清熱解毒。治肺癰,瘡癤。
內(nèi)服:煎湯,1~1.5錢;內(nèi)服時忌酒。外用:搗敷。
三葉烏蘞莓
出自《陜西中草藥志》
藥材基源:為葡萄科植物尖葉烏蘞莓Cayratia pseudotrifolia W.T.Wang的根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ayratia pseudotrifolia W.T.Wang
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挖取根部,洗凈,切片,鮮用或曬干。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600-1350m的山谷溝邊及山坡灌叢中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陜西、甘肅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
車索藤 草質(zhì)藤本。莖有縱條紋;卷須纖細,分枝;幼嫩部分、小枝均被灰色或淺灰色短柔毛。鳥趾狀復(fù)葉,有5小葉;具長柄,葉柄被灰色或淺灰色短柔毛;葉片膜質(zhì),披針形至倒卵狀長圓形,長2.5-7cm,先端急尖或鈍,邊緣有銳鋸齒,葉背面密被灰色或淺灰色短柔毛;小葉柄中間的最長,側(cè)生的較短。花兩性,聚傘花序腋生或假腋生,具長的總花梗;花小,黃綠色,具短柄;花萼杯狀;花冠不開展,花瓣4;雄蕊4,與花瓣對生,花藥近圓形。漿果球形,綠色,熟時黑色,有光澤。種子2-4顆,卵狀三角形,背面有深溝2條?;ㄆ谙募?,果期秋季。
肺;脾經(jīng)
辛;涼;有毒
本品內(nèi)服時禁酒。
清熱解毒。主肺癰;瘡癤
內(nèi)服:煎湯,3-5g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《陜西中草藥》
來源為葡萄科植物母豬藤的根,夏、秋季挖,曬干或鮮用。
性味辛,涼,有毒。
功能主治清熱解毒。治肺癰,瘡癤。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1~1.5錢;內(nèi)服時忌酒。外用:搗敷。
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母豬藤根拼音注音Mǔ Zhū Ténɡ Gēn別名三葉烏蘞莓
英文名root of Threeleaf cayratia出處出自《陜西中草藥志》
來源藥材基源:為葡萄科植物尖葉烏蘞莓Cayratia pseudotrifolia W.T.Wang的根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ayratia pseudotrifolia W.T.Wang
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挖取根部,洗凈,切片,鮮用或曬干。
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600-1350m的山谷溝邊及山坡灌叢中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陜西、甘肅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車索藤 草質(zhì)藤本。莖有縱條紋;卷須纖細,分枝;幼嫩部分、小枝均被灰色或淺灰色短柔毛。鳥趾狀復(fù)葉,有5小葉;具長柄,葉柄被灰色或淺灰色短柔毛;葉片膜質(zhì),披針形至倒卵狀長圓形,長2.5-7cm,先端急尖或鈍,邊緣有銳鋸齒,葉背面密被灰色或淺灰色短柔毛;小葉柄中間的最長,側(cè)生的較短。花兩性,聚傘花序腋生或假腋生,具長的總花梗;花小,黃綠色,具短柄;花萼杯狀;花冠不開展,花瓣4;雄蕊4,與花瓣對生,花藥近圓形。漿果球形,綠色,熟時黑色,有光澤。種子2-4顆,卵狀三角形,背面有深溝2條?;ㄆ谙募?,果期秋季。
歸經(jīng)肺;脾經(jīng)
性味辛;涼;有毒
注意本品內(nèi)服時禁酒。
功能主治清熱解毒。主肺癰;瘡癤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3-5g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摘錄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