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《四川中藥志》
為玄參科植物寬葉溝酸漿的全草。
生長在中山區(qū)的半陰處。分布四川、云南。
多年生草本,高20~30厘米。莖直立,單生,具4棱。葉對生,柄極短或近于無柄;葉片廣卵形至狹卵形,長3~6厘米,寬1.5~4厘米,先端短銳尖,下部葉有時鈍頭,基部近圓形至闊楔形,邊緣上部有粗鋸齒,基部全緣?;▎紊谥敾蛉~腋;花柄細長,長約3厘米,粗不及1毫米;花萼鐘狀,長1~1.5厘米,徑5毫米,裂片5,長短不一,后方1枚稍大;花冠淡黃色,徑約1.7厘米,2唇形,上唇2裂,下唇3裂,有黃褐色斑,并有兩條突起的脈;雄蕊4。蒴果?;ㄆ?月。
性平,味澀,無毒。
收斂,止瀉。治濕熱痢疾、脾虛泄瀉及婦女白帶。
內(nèi)服:煎湯,4~8錢。
出自《四川中藥志》
藥材基源:為玄參科植物寬葉溝酸漿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Mimulus tenellus Bange var.platyphllus (Franch.) Tsoong [M. nepalensis Benth. Var. platyphyllus Franch.]
采收和儲藏:秋季采收,曬干或鮮用。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900-2200m的林下、路旁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。
多年生草本,高20-40cm。莖匍散狀,柔弱,無毛,多分枝,四方形,角處具窄翅。葉對生;具短柄;葉片卵形、卵狀三角形,長3-4cm,寬1-1.8cm,先端急尖,基部寬楔形,全緣,葉脈為掌狀,質(zhì)地較厚,中部以上具粗鋸齒?;▎紊陨暇叽咒忼X?;▎紊~腋,花梗與葉柄近等長;花萼寬鐘形,萼口稍斜,萼齒后方的1枚有時較大;花冠較大,長可達3cm,漏斗,黃色,喉部有紅色斑點,唇短,端圓形,沿喉部密被髯毛;雄蕊同花柱無毛,內(nèi)藏。蒴果橢圓形,稍短于萼。種子卵圓形,具乳短于萼。種子卵圓形,具乳頭狀突起?;?、果期6-9月。
味澀;性平
收斂止瀉;止帶。主日光燈熱疼疾;脾虛泄瀉;白帶
內(nèi)服:煎湯,10-30g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《四川中藥志》
來源為玄參科植物寬葉溝酸漿的全草。
生境分布生長在中山區(qū)的半陰處。分布四川、云南。
原形態(tài)多年生草本,高20~30厘米。莖直立,單生,具4棱。葉對生,柄極短或近于無柄;葉片廣卵形至狹卵形,長3~6厘米,寬1.5~4厘米,先端短銳尖,下部葉有時鈍頭,基部近圓形至闊楔形,邊緣上部有粗鋸齒,基部全緣?;▎紊谥敾蛉~腋;花柄細長,長約3厘米,粗不及1毫米;花萼鐘狀,長1~1.5厘米,徑5毫米,裂片5,長短不一,后方1枚稍大;花冠淡黃色,徑約1.7厘米,2唇形,上唇2裂,下唇3裂,有黃褐色斑,并有兩條突起的脈;雄蕊4。蒴果?;ㄆ?月。
性味性平,味澀,無毒。
功能主治收斂,止瀉。治濕熱痢疾、脾虛泄瀉及婦女白帶。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4~8錢。
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貓眼睛拼音注音Māo Yǎn Jinɡ英文名Herb of broadleaf Monkeyflower,Broadleaf Monkeyflower出處出自《四川中藥志》
來源藥材基源:為玄參科植物寬葉溝酸漿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Mimulus tenellus Bange var.platyphllus (Franch.) Tsoong [M. nepalensis Benth. Var. platyphyllus Franch.]
采收和儲藏:秋季采收,曬干或鮮用。
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900-2200m的林下、路旁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。
原形態(tài)多年生草本,高20-40cm。莖匍散狀,柔弱,無毛,多分枝,四方形,角處具窄翅。葉對生;具短柄;葉片卵形、卵狀三角形,長3-4cm,寬1-1.8cm,先端急尖,基部寬楔形,全緣,葉脈為掌狀,質(zhì)地較厚,中部以上具粗鋸齒?;▎紊陨暇叽咒忼X?;▎紊~腋,花梗與葉柄近等長;花萼寬鐘形,萼口稍斜,萼齒后方的1枚有時較大;花冠較大,長可達3cm,漏斗,黃色,喉部有紅色斑點,唇短,端圓形,沿喉部密被髯毛;雄蕊同花柱無毛,內(nèi)藏。蒴果橢圓形,稍短于萼。種子卵圓形,具乳短于萼。種子卵圓形,具乳頭狀突起?;?、果期6-9月。
性味味澀;性平
功能主治收斂止瀉;止帶。主日光燈熱疼疾;脾虛泄瀉;白帶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10-30g。
摘錄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