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南五味子

    《中國藥典》:南五味子拼音注音Nán Wǔ Wèi Zǐ英文名FRUCTUS SCHISANDRAE SPHENANTHERAE來源

    本品為木蘭科植物華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.et Wils.的干燥成熟果實。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摘,曬干,除去果梗及雜質(zhì)。

    性狀

    本品呈球形或扁球形,直徑4~6mm。表面棕紅色至暗棕色,干癟,皺縮,果肉常緊貼種子上。種子1~2,腎形,表面棕黃色,有光澤,種皮薄而脆。果肉氣微,味微酸。

    貯藏

    置通風(fēng)干燥處,防霉。

    炮制

    南五味子: 除去雜質(zhì)。用時搗碎。

    醋南五味子: 取凈南五味子,照醋蒸法(附錄Ⅱ D)蒸至黑色。用時搗碎。表面棕黑色,干癟,果肉常緊貼種子上,無黏性。種子表面棕色,無光澤。

    鑒別

    取本品粉末 1g,加氯仿20ml,加熱回流0.5小時,濾過,濾液蒸干,殘渣加氯仿 1ml使溶解,作為供試品溶液。另取南五味子對照藥材 1g,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。再取五味子甲素對照品,加氯仿制成每 1ml含 1mg的溶液,作為對照品溶液。照薄層色譜法(附錄Ⅵ B)試驗,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μl,分別點于同一硅膠 GF254薄層板上,以石油醚(30~60℃)-甲酸乙酯-甲酸(15:5:1)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,展開,取出,晾干,置紫外光燈(254nm)下檢視。供試品色譜中,在與對照藥材和對照品色譜相應(yīng)的位置上,顯相同顏色的斑點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歸肺、心、腎經(jīng)。

    性味

    酸、甘,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收斂固澀,益氣生津,補腎寧心。用于久嗽虛喘,夢遺滑精,遺尿尿頻,久瀉不止,自汗,盜汗,津傷口渴,短氣脈虛,內(nèi)熱消渴,心悸失眠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1.5~6g。

    摘錄《中國藥典》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南五味子拼音注音Nán Wǔ Wèi Zǐ別名

    紅木香、紫金藤、紫荊皮、盤柱香、內(nèi)紅消、風(fēng)沙藤、小血藤、長梗南五味子、盤柱南五味子

    來源

    木蘭科南五味子屬植物南五味子Kadsura longepedunculata Finet et Gagnep (K. peltigera Rehd. et Wils.),以根、根皮入藥。全年可采,曬干。

    性味

    辛、苦,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活血理氣,祛風(fēng)活絡(luò),消腫止痛。用于潰瘍病,胃腸炎,中暑腹痛,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,風(fēng)濕性關(guān)節(jié)炎,跌打損傷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2~5錢。

    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別名福壽草、側(cè)金盞花、冰了花、頂冰花來源為毛茛科冰涼花屬植物冰涼花Adonis amurensis Regel et Radde,以全草入藥。早春采集,洗凈曬干備用。性味苦,平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強心,利尿。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,心臟性水腫,心......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冰片拼音注音Bīnɡ Piàn別名合成龍腦、梅片、艾粉、結(jié)片英文名BORNEOLUM SYNTHETICUM來源分機制冰片與艾片兩類。機制冰片以松節(jié)油、樟腦等為原料經(jīng)化學(xué)方法合成的龍腦;艾片為菊科艾納香屬植物大風(fēng)艾的鮮葉經(jīng)蒸氣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冰球子別名山慈姑、山蘭來源蘭科冰球子Oreorchis patens (Lindl.) Lindl.,以假鱗莖入藥。生境分布四川。性味甘、辛,寒。有小毒。注意本品有毒,多作外用。功能主治解毒行瘀,殺蟲消癰。主治癰疽瘡腫,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冰糖拼音注音Bīnɡ Tánɡ出處《綱目》來源為白沙糖煎煉而成的冰塊狀結(jié)晶。歸經(jīng)入脾、肺二經(jīng)。性味味甘,性平,無毒。功能主治補中益氣,和胃潤肺。止咳嗽,化痰涎.(性味以下出《本草再新》)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;含化或入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īnɡ Tánɡ Cǎo別名土甘草、四時茶、米碎草來源玄參科野甘草屬植物野甘草Scoparia dulcis L.,以全草入藥。夏秋采收,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性味甘,涼。功能主治清熱利濕,疏風(fēng)止癢。用于感冒發(fā)熱,肺熱咳嗽,腸炎,細(xì)菌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