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鐵燈臺
始載于《新華本草綱要》
藥材基源:為天南星科植物奇異南星的根莖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risaema decipiens Scnott
采收和儲藏:秋后采收,洗凈,鮮用或切片曬干。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880-3400m的山坡灌叢中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廣西、云南等地。
奇異南星,多年生草本。根莖圓柱形,長5-6cm。鱗葉線狀披針形,銳尖。葉2,葉柄長30-90cm,至中部具鞘,雜色,鞘楠部斜截形;葉片鳥足狀分裂,裂片5-7,橢圓狀披針形,尾狀漸尖,基部闊楔形,表面綠色,背面粉綠色;中裂片具長2.5-5cm的柄,連尖頭長20-29cm,寬7-12cm;側(cè)裂片向兩側(cè)漸小,最外2枚基部多少聯(lián)合?;ㄐ虮s色,短于葉柄;佛焰苞管部圓柱形,雜色長5-6cm,粗1-2cm,喉部稍展開,不外卷;檐部和圓狀披針形,靠邊緣雜紫色。肉穗花序單性;雄花序長2.5cm粗6mm;附屬器具短柄,基部增粗,近截形,向上漸細(xì),直立,伸出喉外,先端有時螺狀卷曲;雄花具短柄,雄蕊3;雌花序圓錐形,附屬器同雄花序;雌花密集,子房倒卵形,先端截平呈四邊形,柱頭無柄,盤狀。漿果有種子3。種子倒卵形,長5mm?;ㄆ?月,果期11月。
心經(jīng)
味苦;性寒;有毒
本品有毒,僅作外用。外敷后一般有微癢感覺,如果癢極難忍,則應(yīng)停用。
解毒;消腫止痛。主無名腫毒;癰疽;乳癰;毒蛇咬傷;鼠咬傷;蜂、蝎螫傷
外用:適量,搗敷。
《新華本草綱要》:根莖:味苦、麻,性寒,有毒。有散毒消腫、殺菌消炎的功能。用于無名腫毒、乳腺炎,癰疽,毒蛇咬傷,蜂蝎螫傷,蜘蛛和老鼠咬傷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鐵燈臺
英文名different-leaved Arisaema出處始載于《新華本草綱要》
來源藥材基源:為天南星科植物奇異南星的根莖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risaema decipiens Scnott
采收和儲藏:秋后采收,洗凈,鮮用或切片曬干。
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880-3400m的山坡灌叢中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廣西、云南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奇異南星,多年生草本。根莖圓柱形,長5-6cm。鱗葉線狀披針形,銳尖。葉2,葉柄長30-90cm,至中部具鞘,雜色,鞘楠部斜截形;葉片鳥足狀分裂,裂片5-7,橢圓狀披針形,尾狀漸尖,基部闊楔形,表面綠色,背面粉綠色;中裂片具長2.5-5cm的柄,連尖頭長20-29cm,寬7-12cm;側(cè)裂片向兩側(cè)漸小,最外2枚基部多少聯(lián)合?;ㄐ虮s色,短于葉柄;佛焰苞管部圓柱形,雜色長5-6cm,粗1-2cm,喉部稍展開,不外卷;檐部和圓狀披針形,靠邊緣雜紫色。肉穗花序單性;雄花序長2.5cm粗6mm;附屬器具短柄,基部增粗,近截形,向上漸細(xì),直立,伸出喉外,先端有時螺狀卷曲;雄花具短柄,雄蕊3;雌花序圓錐形,附屬器同雄花序;雌花密集,子房倒卵形,先端截平呈四邊形,柱頭無柄,盤狀。漿果有種子3。種子倒卵形,長5mm?;ㄆ?月,果期11月。
歸經(jīng)心經(jīng)
性味味苦;性寒;有毒
注意本品有毒,僅作外用。外敷后一般有微癢感覺,如果癢極難忍,則應(yīng)停用。
功能主治解毒;消腫止痛。主無名腫毒;癰疽;乳癰;毒蛇咬傷;鼠咬傷;蜂、蝎螫傷
用法用量外用:適量,搗敷。
各家論述《新華本草綱要》:根莖:味苦、麻,性寒,有毒。有散毒消腫、殺菌消炎的功能。用于無名腫毒、乳腺炎,癰疽,毒蛇咬傷,蜂蝎螫傷,蜘蛛和老鼠咬傷。
摘錄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