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山白薊、白山薊、白背火稈、火草疙瘩
菊科鰭薊Olgaea leucophylla Iljin,以地上部分及根入藥。
東北、內(nèi)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寧夏。
甘,涼。
破血行瘀,涼血,止血。主治外傷,出血,吐血,鼻出血,子宮功能性出血;外用治瘡毒癰腫。
5錢,配方用。外用鮮葉搗爛外敷。
白山薊、白背、山白薊、白背火稈、火草疙瘩、火稈
始載于《東北植物檢索表》。
藥材基源:為菊科植物火媒草的根及地上部分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Olgaea leucophylla Iljin
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凈,鮮用或切碎曬干。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750-1730m的砂地、山坡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東北及內(nèi)蒙古、山西、陜西、寧夏、甘肅等地。
火煤草 多年生草本,高30-70cm。自基部不分枝工分枝,被白色綿毛。葉互生;葉片長圓狀披針形,長6-17cm,寬2-4cm,先端具刺尖,基部沿莖下延成莖翼寬1.5-2cm,邊緣具疏齒和不等長的針刺,上面綠色,無毛,脈明顯,下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絨毛。頭狀花序多數(shù)或少數(shù)生于枝端,直立;總苞鐘狀,直徑約2-3cm;總苞片多層,披針形,邊緣有刺狀緣毛,外層綠色,質(zhì)硬而外彎,內(nèi)層紫紅色,開展或直立,先端具微毛;花冠紅色或白色,花冠外面有遙點(diǎn),檐部5裂。瘦果長圓形,長1cm,蒼白以,稍壓扁,有隆起的縱紋和褐斑,基部著生而稍斜;冠毛多數(shù),粗糙,淺褐色,多層,向內(nèi)層漸長,基部結(jié)合?;ü?-10月。
味苦;性涼
清熱解毒;消痰散結(jié);涼血止血。主瘡癰腫毒;瘰疬;咳血;衄血;吐血;便血;崩漏
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。外用適量,鎂品搗敷。
《內(nèi)蒙古中草藥》:清熱解毒,消腫止血,用于癰瘡腫毒、瘰疬、出血、子宮功能性出血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山白薊、白山薊、白背火稈、火草疙瘩
來源菊科鰭薊Olgaea leucophylla Iljin,以地上部分及根入藥。
生境分布東北、內(nèi)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寧夏。
性味甘,涼。
功能主治破血行瘀,涼血,止血。主治外傷,出血,吐血,鼻出血,子宮功能性出血;外用治瘡毒癰腫。
用法用量5錢,配方用。外用鮮葉搗爛外敷。
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《中華本草》:鰭薊拼音注音Qí Jì別名白山薊、白背、山白薊、白背火稈、火草疙瘩、火稈
英文名Whiteleaf Olgaea出處始載于《東北植物檢索表》。
來源藥材基源:為菊科植物火媒草的根及地上部分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Olgaea leucophylla Iljin
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凈,鮮用或切碎曬干。
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750-1730m的砂地、山坡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東北及內(nèi)蒙古、山西、陜西、寧夏、甘肅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火煤草 多年生草本,高30-70cm。自基部不分枝工分枝,被白色綿毛。葉互生;葉片長圓狀披針形,長6-17cm,寬2-4cm,先端具刺尖,基部沿莖下延成莖翼寬1.5-2cm,邊緣具疏齒和不等長的針刺,上面綠色,無毛,脈明顯,下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絨毛。頭狀花序多數(shù)或少數(shù)生于枝端,直立;總苞鐘狀,直徑約2-3cm;總苞片多層,披針形,邊緣有刺狀緣毛,外層綠色,質(zhì)硬而外彎,內(nèi)層紫紅色,開展或直立,先端具微毛;花冠紅色或白色,花冠外面有遙點(diǎn),檐部5裂。瘦果長圓形,長1cm,蒼白以,稍壓扁,有隆起的縱紋和褐斑,基部著生而稍斜;冠毛多數(shù),粗糙,淺褐色,多層,向內(nèi)層漸長,基部結(jié)合?;ü?-10月。
性味味苦;性涼
功能主治清熱解毒;消痰散結(jié);涼血止血。主瘡癰腫毒;瘰疬;咳血;衄血;吐血;便血;崩漏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。外用適量,鎂品搗敷。
各家論述《內(nèi)蒙古中草藥》:清熱解毒,消腫止血,用于癰瘡腫毒、瘰疬、出血、子宮功能性出血。
摘錄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