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絨背薊

    拼音注音Rónɡ Bèi Jì別名

    貓腿姑

    來源

    菊科薊屬植物絨背薊Cirsium vlassovianum Fisch以塊根入藥。春秋采挖,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

    性味

    微辛,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祛風(fēng),除濕,止痛。用于風(fēng)濕性關(guān)節(jié)炎,四肢麻木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1~2錢。

    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柏樹果拼音注音Bǎi Shù Guǒ別名柏樹子(《分類草藥性》),香柏樹子(《四川中藥志》)。出處《四川中藥志》來源為柏科植物柏木的果實。8~10月,果實長大而未裂開時采收。原形態(tài)植物形態(tài)詳“柏樹葉“條。性味苦澀,平。①《分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ǎi Shù Gēn來源藥材基源:為柏科植物柏木的根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upressus funebris Endl.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,挖取根部,洗去泥土,切片,曬干用。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為我國特產(chǎn)樹種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柏樹油拼音注音Bǎi Shù Yóu出處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來源為柏科植物柏木樹干滲出的樹脂??硵鄻涓桑龢渲瑵B出凝結(jié)后,7~8月間采。性味①《草木便方》:“甘,平?!阿凇吨貞c草藥》:“淡澀,平,無毒?!肮δ苤髦戊铒L(fēng),解毒,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柏根白皮拼音注音Bǎi Gēn Bái Pí別名柏皮(《本草經(jīng)集莊》),柏白皮(《別錄》)。出處《綱目》來源為柏科植物側(cè)柏已去掉栓皮的根皮。性味《綱目》;“苦,平,無毒?!肮δ苤髦沃螤C傷。《別錄》:“主火灼爛瘡,長毛發(fā)。“用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柏脂拼音注音Bǎi Zhī別名柏油(《綱目拾遺》)出處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來源為柏科植物側(cè)柏樹干或樹枝經(jīng)燃燒后分泌的樹脂汁。性味《草木便方》:“甘,平。“功能主治治疥癬,癩瘡,禿瘡,黃水瘡,丹毒。①《唐本草》:“枯枝節(jié)燒取油,療癘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