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松蒿

   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松蒿拼音注音Sōnɡ Hāo別名

    小鹽灶菜

    來源

    玄參科松蒿屬植物松蒿Phtheirospermum japonicum (Thunb.)Kanitz [P. chinense Bunge],以全草入藥。秋季采集,曬干。

    性味

    微辛,平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熱,利濕。用于濕熱黃疸,水腫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0.5~1兩。

    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《中藥大辭典》:松蒿拼音注音Sōnɡ Hāo別名

    糯蒿、土茵陳

    出處

    《貴州草藥》

    來源

    為玄參科植物松蒿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于山地草坡。我國大部分地區(qū)有分布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一年生草本,高25~60厘米。全體具腺毛,有粘性。莖直立,上部多分枝。葉對生,長1.5~2.5厘米,寬1~2厘米,羽狀分裂,兩側(cè)裂片長圓形,頂端裂片較大,卵圓形,邊緣具細(xì)鋸齒;具短柄。花單生于葉腋,具短柄;萼鐘狀,5裂,裂片葉狀,長橢圓形,邊緣有細(xì)鋸齒;花冠筒狀,2唇形,淡紅色,長約1.5厘米,喉部有2黃色條紋,邊緣具纖毛。蒴果卵狀長扁圓形,具細(xì)短毛。種子橢圓形,具網(wǎng)紋?;ㄆ?~10月。

    性味

    性平,味微辛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熱,利濕。治黃疸病,水腫。風(fēng)熱感冒,鼻匿、口匿、牙匿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0.5~1兩。外用:煎水洗或研末敷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①治黃疸病:松蒿一兩,巖白菜五錢,黃柏皮、小黃草、木節(jié)草各三錢,甘草二錢。煨水服。

    ②治水腫:松蒿一兩,煨水于睡前服;同時(shí)煨水熏洗全身。

    ⑧治風(fēng)熱感冒:松蒿五錢,生姜三片。煨水服。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松蒿拼音注音Sōnɡ Hāo別名

    糯蒿、細(xì)絨蒿、土茵陳、小鹽灶菜、大葉蓬蒿、紅壺瓶、草茵陳、鈴茵陳、雞冠草

    英文名Herb of Japanese Phtheirospermum出處

    出自《貴州草藥》。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玄參科植物松蒿的全草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htheirospermum japonicum (Thunb. Kanitz[Geradia japonica Thunb.]

    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收,鮮用或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山坡、沙質(zhì)地、草地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除新疆、青海以外的各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松蒿 一年生草本,高可達(dá)100cm。全株被腺毛,有粘性。莖直立,或彎曲而后上升,多分枝。葉對生;具有帶狹翅的柄,柄長5-12mm;葉片長三角狀卵形,長1-7cm。下端羽狀全裂,向上漸變深裂至淺殂,裂片長卵形,邊緣具細(xì)齒?;▎紊谌~腋,花稀疏;花梗長2-7mm;萼鐘狀,5裂,果期增大,裂片長卵形,上端羽狀齒裂,邊緣有細(xì)齒;花冠紫紅色或淡紫紅色,筒狀,長1.5-2cm,2唇形,下唇有兩條橫的大皺褶,上有白以長柔毛;雄蕊4,藥室基部延長成短芒。蒴果卵狀圓錐形,長約1cm,室背2裂。種子卵圓形,扁平,長約1.2mm。花期7-8月,果期8-10月。

    性狀

    性狀鑒別 全長30-60cm,莖直立,上部多分枝,具腺毛,有粘性。葉對生,多皺縮而破碎:完整葉片三角卵形,長3-5cm,寬2-3.5cm,羽狀深裂,兩側(cè)裂片長圓形,頂端裂片較大,卵圓形,邊緣具細(xì)鋸齒,葉丙面均有腺毛。穗狀花序頂生,花萼鐘狀,長約6mm,5裂;花冠淡紅紫色。味微辛。

    化學(xué)成分

    松蒿地上部分含松蒿甙(phtheirospermo-side),洋丁香酚甙(acteoside),天人草甙(leucosceptoside)A,角胡麻甙(martynoside),桃葉珊瑚甙(aucubin),都桷子甙酸(genipo-sidic acid),車前醚甙(plantarenaloside),連翹脂甙(forsythoside)B[1]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肺;脾;胃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味微辛;性涼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熱利濕;解毒。主黃疸;水腫;風(fēng)熱感冒;口瘡;鼻炎;瘡癤腫毒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。外用:適量,煎水洗;或研末調(diào)敷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ān ( Cǎo Lǘ )別名庵(艸閭)草、庵 (艸閭)篙、淹 (艸閭)、覆(艸閭)、臭篙、庵蒿英文名all-grass of keiske Wormwood出處出自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來源藥材基源:為菊科植物庵(艸閭)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動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ān ( Cǎo Lǘ ) Zǐ英文名fruit of keiske Wormwood出處出自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來源藥材基源:為菊科植物庵(艸閭)的果實(shí)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rtemisia keiskeana Miq.采收和儲藏:冬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ān Mó Lè別名余甘子(《臨海異物志》),余甘(《唐本草》),庵摩落迦果(《綱目》),望果(《中國樹木分類學(xué)》),油甘子(《廣州植物志》),牛甘子(《南寧市藥物春》),橄攬子(《四川中藥志》),喉甘子、魚木果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ān Lǘ別名庵蘆(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),庵閭草(《千金翼方》),庵閭蒿(《廣利方》),淹茼(《履巉巖本草》),覆閭(《綱目》),臭蒿(《藥材資料匯編》)。出處《本經(jīng)》來源為菊科植物庵閭的全草。8~9月割取全草曬干。生境分布生于林下、山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ān Lǘ Zǐ出處《本經(jīng)》來源為菊科植物庵閭的果實(shí)。植物形態(tài)詳“庵閭“條。冬季采收。歸經(jīng)《綱目》:“入足厥陰經(jīng)。“性味苦辛,溫。①《本經(jīng)》:“味苦,微寒?!阿凇秴瞧毡静荨罚骸翱啵?,無毒?!阿劾町?dāng)之《藥錄》:“溫。“④《本草經(jīng)疏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