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楤葉懸鉤子

    拼音注音Sǒnɡ Yè Xuán Gōu Zi英文名Raspberry出處

    始載于《臺灣藥用植物志》。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薔薇科植物楤葉懸鉤子的葉或花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Rubus parviaraliifolius Hayata

    采收和儲藏:葉,全年均可采;花5-6月采,鮮用或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山坡灌叢中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臺灣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楤葉懸鉤子 灌木,高約3m。莖上小刺散生,莖、葉有腺毛。奇數(shù)羽狀復葉;小葉3-5枚,圓心形,先端稅尖,基部近圓形,邊緣有不整齊的鋸齒,長約11cm;托葉條形。總狀花序,頂生;花紫紅色;萼片外面有毛,萼片長橢圓狀三角形;花瓣5,花瓣有細齒狀邊緣。

    歸經

    心經

    性味

    苦;涼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解毒消腫,燥濕止癢。主瘡癤腫毒,濕疹瘙癢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外用:適量,鮮品搗敷;或干葉研末撒敷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《臺灣藥用植物志》:葉與攀枝花、葉搗爛,外敷腫毒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Chūn Huā Mù出處《陸川本草》來源為薔薇科植物車輪梅的枝葉或根。全年可采。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間戒溪邊灌木叢中。分布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貴州、云南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、臺灣等地。原形態(tài)車輪梅,又名:春花、石斑木、雷公樹、鑿角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春花胡枝子拼音注音Chūn Huā Hú Zhī Zǐ出處《全展選編·外科》來源為豆科植物春花胡枝子的全草。生境分布生于山地、溪谷邊灌叢中。分布福建、浙江等地。原形態(tài)直立灌木。枝條疏被長絨毛。3出復葉,互生;小葉橢圓形或卵狀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曾青拼音注音Cénɡ Qīnɡ別名樸青(《石藥爾雅》),層青(《造化指南》)。出處《本經》來源為碳酸鹽類礦物藍銅礦的礦石成層狀者。原形態(tài)礦物形態(tài)詳“扁青“條。炮制《雷公炮炙論》:“凡使曾青,勿用夾石及銅青,若修事一兩,要紫背......
  • 來源為錦葵科木槿屬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.的果實。秋季采摘成熟果實曬干。性味甘,平。功能主治清肺化痰,解毒止痛。用于痰喘咳嗽,神經性頭痛;外用治黃水瘡。用法用量3~5錢;外用適量,燒灰存性,麻油調搽患處。摘錄《全國中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朝天罐拼音注音Cháo Tiān Guàn別名向天葫蘆、瓶兒草、倒罐子、貓耳朵來源野牡丹科錦香屬植物朝天罐Osbeckia crinita Benth. ex Wall.,以根及果入藥。秋季挖根,采摘果序,洗凈曬干。性味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