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水藁本

    拼音注音Shuǐ Gǎo Běn別名

    黃藁本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傘形科植物尖葉藁本的根和根莖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Ligusticum acuminatum Franch.

    采收和儲藏:秋季采收,洗凈,曬干或烘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500-3500m的林下、草地和石崖縫內(nèi)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河南、湖北、陜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多年生草本,高達2m。根莖發(fā)達,結(jié)節(jié)狀,棕褐色。莖圓柱形,中空,具條紡,略帶紫色。芭下中葉具長柄,基部擴大成鞘;莖上部葉具柄,柄長5-7cm;葉片紙質(zhì),輪廓三角狀卵形,長約15cm,寬約17cm,三回羽狀全裂,第一回羽片三角狀卵形,長8-10cm,寬6-7cm;第二回羽片長圓狀披針形,長3-5cm,寬1.5-2cm,頂端常延伸成尾尖狀;末回裂片近卵形,長5-15mm,寬5-10mm,基部楔形,上部羽狀分裂,裂齒具小尖頭。復(fù)傘形花序頂生或側(cè)生,花梗長達15cm,頂端密被糙毛;頂生傘形花序直徑約4cm;總苞片6,線形,常早落;傘輻12-23,長2-3cm;小總苞片6-10,線形。分生果卵形,長約3mm,寬約2mm;背棱突起或呈翅狀,側(cè)棱翅狀,每棱槽內(nèi)有油管2-3(-4),合生面油管6-8?;ㄆ?-8月,果期9-10月。

    性狀

    性狀鑒別:本品呈團塊狀,無分枝,節(jié)間多明顯,長3-5.5cm,直徑0.8-3cm。表面灰棕色,栓皮不易剝落。體重,質(zhì)硬,難折斷,斷面土黃色,略平坦,無裂隙。氣香弱,味甘而麻。

    性味

    味辛;苦;性溫

    注意

    血虛及頭痛屬熱者慎服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發(fā)散風寒;祛濕止痛。主風寒感冒;頭痛;風寒濕痹;脘腹痛;疝氣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3-10g;或入丸、散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Cì Huái別名洋槐、刺兒槐來源豆科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.,以花入藥。生境分布東北、西北、華北、華東?;瘜W成分葉含有刺槐甙(acaciin,C28H32O13·4H2O)、刺槐素(acacetin,C1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刺槐花拼音注音Cì Huái Huā出處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來源為豆科植物刺槐的花。6~7月采。生境分布分布于我國南北各地。原形態(tài)刺槐,又名:洋槐、胡藤。落葉喬木或灌木,高至25米左右。樹皮褐色,有深裂槽;枝上具刺針。葉互生;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刺沙蓬拼音注音Cì Shā Pénɡ別名豬毛菜、大翅豬毛菜(《東北植藥圖志》),扎蓬棵(《中國藥植圖鑒》),風滾草(《吉林中草藥》)。出處《中國藥植圖鑒》來源為藜科植物刺沙蓬的全草。夏季開花時割取,曬干。生境分布生于沙質(zhì)土、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ì Hǎi Sōnɡ別名刺松藻來源藻類綠藻門刺海松Codium fragile (Sur.)Hariot,以葉狀體入藥。性味甘、咸,寒。功能主治驅(qū)蛔蟲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刺猬皮拼音注音Cì Wei Pí別名猬皮、刺鼠皮、刺球子皮來源刺猬科動物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 L.或短刺猬Hemichianus dauricus Sundevall的干燥外皮。將皮剝下,撒上一層石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