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順地紅

    拼音注音Shùn Dì Hónɡ別名

    豬蹄甲子(陜西)。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葡萄科植物川鄂爬山虎的根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arthenocissus henryana(Hemsl.)Diels et Gilg[Vitis henryana Hemsl.]

    采收和儲藏:秋、冬季挖取根部,除去細根,洗凈,切片,鮮用或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700m左右的山坡路旁、石壁或灌叢中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陜西、甘肅、湖北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川鄂爬山虎 木質(zhì)藤本。小枝四棱形,幼時常為紅色,無毛或有柔毛。卷須多分枝,與葉對生,末端有吸盤。葉為掌狀復葉,總?cè)~柄長4-5cm,常為紫紅色;小葉5,倒卵形或橢圓形;中央小葉長5-8cm,寬2-3cm,先端急尖,有時尖頭鈍,基部楔形;兩側(cè)小葉較小,外側(cè)小葉長約2cm,寬約1.2cm,稍偏斜,均有小葉柄,上面綠色,下面常為紅紫色,在向陽處兩面均為綠色,邊緣上部有4-6齒。花兩性,聚傘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,長2-10cm;花綠色,花梗基部有小苞片;花萼盤狀,全緣;花瓣5;雄蕊5,長約2mm,與花瓣對生;子房圓錐狀,花盤不明顯,漿果球形,直徑6-8mm,熟時紫黑色。種子2-4顆?;ㄆ?-7月,果期7-10月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破血散瘀;消腫解毒。主痛經(jīng);閉經(jīng);跌打損傷;風濕骨痛;瘡毒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Bì Zhì別名赤鷩(《山海經(jīng)》),鵕鸃(《漢書》),采雞(《逸周書》),錦雞(《禽經(jīng)》),金雞(《綱目》)。出處《本草拾遺》來源為雉科動物紅腹錦雞的肉。生境分布平時常單獨或成對棲息于多巖的山地及巖坡,出沒于矮樹叢和竹林間。善奔馳,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鸊鷉拼音注音Pì Tī別名鷉、須贏(《爾雅》),刁鴨(《食療本草》),油鴨(《綱目》),水鸰仃(《醫(yī)林纂要》),水葫蘆(《中國動物圖譜·鳥類》)。出處《本草拾遺》來源為鸊鷉科動物小鸊鷉的肉或全體。生境分布分布亞洲東部的湖沼或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ǎo Yóu別名地鵏油、老鵏膏來源鶴形目鴇科大鴇Otis tarda L.,以脂肪入藥。生境分布我國東部地區(qū)的西部,冬遷我國北部。炮制冬至翌春獵捕,捕后去毛及內(nèi)臟,煮肉,將漂于上面的油脂收集起來,再放入鍋內(nèi),煉去水分,放涼即得脂肪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鴇肉拼音注音Bǎo Ròu出處《飲膳正要》來源為鴇科動物大鴇的肉。生境分布棲于空曠的草原上,善奔馳,常成群覓食,食物以植物質(zhì)為主。繁殖于我國北部,遷至華北平原越冬。原形態(tài)大鴇,又名:獨豹(郭璞),鴇(《飲膳正要》)。嘴鉛灰色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鼻涕果別名蜜心果、粘心果來源水東哥科水東哥屬植物錐序水東哥Saurauia napaulensis DC.,以根及果入藥。根全年可采;果秋季采,曬干或鮮用。性味苦,涼。有毒。功能主治散瘀消腫,止血。用于骨折,跌打損傷,創(chuàng)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