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烏泡刺

    拼音注音Wū Pào Cì別名

    烏龍擺尾、倒生根、過江龍、寒莓、烏泡

    來源

    為薔薇科懸鉤子屬植物灰白毛莓Rubustephrodes Hance,以根、葉種子入藥。夏季采葉,秋季采根及種子,曬干。

    性味

    酸、甘,平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根:祛風(fēng)除濕,活血調(diào)經(jīng)。用于風(fēng)濕疼痛,慢性肝炎,腹瀉,痢疾,跌打損傷,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。葉:止血,解毒。外用治外傷出血,癰癤瘡瘍。種子:補(bǔ)氣益精。用于病后體虛,神經(jīng)衰弱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根0.5~2兩;子0.5~1兩;葉外用適量,搗爛敷患處。

    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柏子仁拼音注音Bǎi Zǐ Rén英文名SEMAN PLATYCLADI來源本品為柏科植物側(cè)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(L.) Franco的干燥成熟種仁。秋、冬二季采收成熟種子,曬干,除去種皮,收集種仁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柏枝節(jié)拼音注音Bǎi Zhī Jié出處《唐本草》來源為柏科植物側(cè)柏的樹枝?;瘜W(xué)成分木材含揮發(fā)油,其中大部分是倍半萜醇,約占50%,中有雪松醇,韋得醇,α-,β-及γ-叩巴萜醇,α-異叩巴萜醇,α-及β-側(cè)柏萜醇,β-異側(cè)柏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ǎi Shù別名柏、香扁柏來源柏科柏屬植物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.[Chamaecyparis funebris (Endl.) Franco],以種子、葉和樹脂等入藥。種子于球果秋季未裂開前采摘;樹脂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柏樹葉拼音注音Bǎi Shù Yè出處《分類草藥性》來源為柏科植物柏木的枝葉。全年可采,剪取枝葉,陰干。生境分布生于山坡,公路旁、古墓和廟宇等處常栽培。全國大部分地區(qū)有分布。原形態(tài)柏木,又名:香柏(《三輔舊事》),香扁柏、垂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柏樹果拼音注音Bǎi Shù Guǒ別名柏樹子(《分類草藥性》),香柏樹子(《四川中藥志》)。出處《四川中藥志》來源為柏科植物柏木的果實(shí)。8~10月,果實(shí)長大而未裂開時采收。原形態(tài)植物形態(tài)詳“柏樹葉“條。性味苦澀,平。①《分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