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小黃連、三爪黃連、小黃連刺(《云南中草藥》)。
《云南中草藥》
為小檗科植物金花小檗的根。全年可采,切片曬干。
生于山坡灌叢中或山問路旁。分布云南、貴州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落葉或半常綠灌木,高約1米。根橫走,外皮粗糙,有須根。枝半平臥,紅褐色,微有柔毛,有槽。刺三分又,細(xì)瘦,長1~2厘米。葉簇生,革質(zhì),倒卵狀匙形或倒披針形,長6~25毫米,寬3~6毫米,先端圓鈍、截形或近急尖,有時具短尖,基部楔形,全緣,上面灰綠色,下面灰色,微有粉,兩面網(wǎng)脈明顯,無柄?;?~7朵簇生于葉腋,金黃色,直徑約7毫米;花梗長4~7毫米;小苞片3,卵形;萼片6,花瓣狀,排列成2輪;花瓣倒卵形,先端鈍圓或微凹,基部漸狹;子房有3~5胚珠。漿果近球形,粉紅色,有縮存短花柱。
根含小檗堿,故可作為黃連之代用品。
《云南中草藥》:"苦,寒。"
①《云南中草藥》:"清熱解毒,消炎,止痢。治痢疾,瘡癰腫痛,結(jié)膜炎,小兒口腔糜爛。"
②《云南中草藥選》:"治腸炎,肺炎,上呼吸道炎癥,急性結(jié)合膜炎,乳腺炎,急性黃疸型肝炎,瘡癤。"
內(nèi)服:煎湯,1~3錢。外用:煎水滴眼或研末撒。
小黃連、三爪黃連、小黃連刺、酸咪咪、刺黃芩、土黃連、老鼠子刺、小雞腳黃刺
出自《云南中草藥》
藥材基源:為小檗科植物金花小檗的根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Berberis wilsonae Hemsl.et Wils.
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凈,切片,曬干。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生拔2000-3500m的高山地帶,常成片生長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甘肅、湖北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
金花小檗,落葉或半常綠灌木,高約1m。半平臥,幼枝紅褐色,節(jié)間甚短,表面有細(xì)淚黑色疣點(diǎn),老枝灰褐色,刺3分叉,細(xì)瘦,長1-2cm。葉簇生,無柄;葉片革質(zhì),倒卵狀匙形或長圓形,長1-2.5cm,寬2.5-6mm,先端圓鈍、截形或近急尖,基部楔形,全緣,上面灰綠色,下面常被白粉,兩面網(wǎng)脈顯著?;?-7朵成密生花簇,或呈傘房狀總狀花序,長0.5-1.5cm,小花梗張細(xì),長2-4mm,小苞片卵形;萼片6,花瓣狀,排成2輪;花金黃色,直徑約7mm,花瓣6,倒卵形,先端鈍圓或微凹,基部有1對密腺;雄蕊6,長約3mm;子房長圓形,內(nèi)含胚珠3-5粒。漿果橢圓形或近球形,長約6mm,熟時紅色或粉紅色,宿存花柱長0.5mm。花期5-6月,果期7-9月。
根含小檗堿(berberine)2.94%,還含掌葉防已堿(plmatine),藥根堿(jatrorrhizine)及小檗胺(berbamine)。地上部分含小檗胺,異粉防憶堿(isoterandrine),小檗堿,藥根堿,木蘭花堿(magnoflorine)。組織培養(yǎng)液含小檗堿,掌葉防憶堿,非洲防已堿(columbamine),藥根堿。
心,肺,大腸經(jīng)。
味苦;性寒
清熱燥濕;瀉火解毒。主濕熱瀉痢;黃疸;肺熱咳嗽;目赤腫痛;小兒口瘡;熱毒癰腫
內(nèi)服:煎湯,3-9g。外用:適量,煎水滴眼;或研末敷。
1.《云南中草藥》:清熱解毒,消炎,止痢。治痢疾,瘡癰腫痛,結(jié)膜炎,小兒口腔糜爛。
2.《云南中草藥選》:治腸炎,肺炎,上呼吸道炎癥,急性結(jié)合膜炎,乳腺炎,急性黃疸型肝炎,瘡癤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小黃連、三爪黃連、小黃連刺(《云南中草藥》)。
出處《云南中草藥》
來源為小檗科植物金花小檗的根。全年可采,切片曬干。
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灌叢中或山問路旁。分布云南、貴州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落葉或半常綠灌木,高約1米。根橫走,外皮粗糙,有須根。枝半平臥,紅褐色,微有柔毛,有槽。刺三分又,細(xì)瘦,長1~2厘米。葉簇生,革質(zhì),倒卵狀匙形或倒披針形,長6~25毫米,寬3~6毫米,先端圓鈍、截形或近急尖,有時具短尖,基部楔形,全緣,上面灰綠色,下面灰色,微有粉,兩面網(wǎng)脈明顯,無柄?;?~7朵簇生于葉腋,金黃色,直徑約7毫米;花梗長4~7毫米;小苞片3,卵形;萼片6,花瓣狀,排列成2輪;花瓣倒卵形,先端鈍圓或微凹,基部漸狹;子房有3~5胚珠。漿果近球形,粉紅色,有縮存短花柱。
化學(xué)成分根含小檗堿,故可作為黃連之代用品。
性味《云南中草藥》:"苦,寒。"
功能主治①《云南中草藥》:"清熱解毒,消炎,止痢。治痢疾,瘡癰腫痛,結(jié)膜炎,小兒口腔糜爛。"
②《云南中草藥選》:"治腸炎,肺炎,上呼吸道炎癥,急性結(jié)合膜炎,乳腺炎,急性黃疸型肝炎,瘡癤。"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1~3錢。外用:煎水滴眼或研末撒。
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小三棵針拼音注音Xiǎo Sān Kē Zhēn別名小黃連、三爪黃連、小黃連刺、酸咪咪、刺黃芩、土黃連、老鼠子刺、小雞腳黃刺
英文名root of Wilson Barberry出處出自《云南中草藥》
來源藥材基源:為小檗科植物金花小檗的根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Berberis wilsonae Hemsl.et Wils.
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凈,切片,曬干。
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生拔2000-3500m的高山地帶,常成片生長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甘肅、湖北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金花小檗,落葉或半常綠灌木,高約1m。半平臥,幼枝紅褐色,節(jié)間甚短,表面有細(xì)淚黑色疣點(diǎn),老枝灰褐色,刺3分叉,細(xì)瘦,長1-2cm。葉簇生,無柄;葉片革質(zhì),倒卵狀匙形或長圓形,長1-2.5cm,寬2.5-6mm,先端圓鈍、截形或近急尖,基部楔形,全緣,上面灰綠色,下面常被白粉,兩面網(wǎng)脈顯著?;?-7朵成密生花簇,或呈傘房狀總狀花序,長0.5-1.5cm,小花梗張細(xì),長2-4mm,小苞片卵形;萼片6,花瓣狀,排成2輪;花金黃色,直徑約7mm,花瓣6,倒卵形,先端鈍圓或微凹,基部有1對密腺;雄蕊6,長約3mm;子房長圓形,內(nèi)含胚珠3-5粒。漿果橢圓形或近球形,長約6mm,熟時紅色或粉紅色,宿存花柱長0.5mm。花期5-6月,果期7-9月。
化學(xué)成分根含小檗堿(berberine)2.94%,還含掌葉防已堿(plmatine),藥根堿(jatrorrhizine)及小檗胺(berbamine)。地上部分含小檗胺,異粉防憶堿(isoterandrine),小檗堿,藥根堿,木蘭花堿(magnoflorine)。組織培養(yǎng)液含小檗堿,掌葉防憶堿,非洲防已堿(columbamine),藥根堿。
歸經(jīng)心,肺,大腸經(jīng)。
性味味苦;性寒
功能主治清熱燥濕;瀉火解毒。主濕熱瀉痢;黃疸;肺熱咳嗽;目赤腫痛;小兒口瘡;熱毒癰腫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3-9g。外用:適量,煎水滴眼;或研末敷。
各家論述1.《云南中草藥》:清熱解毒,消炎,止痢。治痢疾,瘡癰腫痛,結(jié)膜炎,小兒口腔糜爛。
2.《云南中草藥選》:治腸炎,肺炎,上呼吸道炎癥,急性結(jié)合膜炎,乳腺炎,急性黃疸型肝炎,瘡癤。
摘錄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