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小泡通樹

    拼音注音Xiǎo Pào Tōnɡ Shù別名

    星毛鴨腳木、七加皮、鴨麻木、小星鴨腳木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五加科植物星毛鵝掌柴的莖、根或根皮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Schefflera minutistellata Merr.ex Li.

    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間采收,曬干或鮮用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800-2700m的山地密林或疏林中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、貴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灌木或小喬木,高2-6m。當年生的小枝粗壯,密被黃棕色星狀絨毛,后即脫落;髓白色,薄片狀。掌狀復葉,小葉7-15;葉柄圓柱形,無毛,長12-45cm,最長達65cm,小葉柄極不等長,中央的長3-7cm,兩側(cè)的長1-1.5cm,無毛;葉片紙質(zhì)至薄革質(zhì),卵狀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,稀長圓狀橢圓形,長10-16cm,寬4-6cm;先端急尖至漸尖,基部鈍至圓形,稍歪斜;邊緣全緣,稍反卷,有時近先端有細齒,上面無毛,下面密被灰色細星狀絨毛;側(cè)脈6-10對,上面平坦,下面微隆起,網(wǎng)脈上面不明顯至略明顯,下面不明顯?;ㄐ驗閭阈位ㄐ蚪M成圓錐花序頂生,長20-40cm,密被黃棕色星狀絨毛,側(cè)枝成總狀花序排列;總花梗長2.5-3cm;花柱長5-6mm,與總花梗皆被黃灰色星狀絨毛;萼倒圓錐形,長1.5-2mm,密被星狀絨毛,有5齒;花瓣5,三角形至三角狀卵形,長2-3mm,無毛,花綠白色;雄蕊5,花絲長3-4mm;子房下位,5室,花柱合生成柱狀,長1mm,花盤扁平。果球形,有5棱,直徑約4mm;宿存花柱長2mm,柱頭頭狀?;ㄆ?月,果期10月。

    性狀

    性狀鑒別:枝條和葉多切成段片。幼枝密被黃棕色星狀毛,老枝平滑無毛。莖質(zhì)硬脆,葉片紙質(zhì)至薄革質(zhì)。

    性味

    味辛;苦;性溫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發(fā)散風寒;活血止痛。主風寒感冒;風濕痹痛;脘腹脹痛;跌打腫痛;骨折;勞傷疼痛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;或泡酒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巴豆殼拼音注音Bā Dòu Ké別名巴豆皮(《宣明論》)。出處《綱目》來源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種皮。植物形態(tài)詳“巴豆“條。功能主治①《綱目》:“消積滯,止瀉痢?!阿凇侗静菰傩隆罚骸皻⑾x,敗毒。破瘰疬痰核?!皬头街螢a痢:巴豆皮、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巴豆樹根拼音注音Bā Dòu Shù Gēn別名大葉雙眼龍根、擋蛇劍、獨行千里(《嶺南草藥志》)。出處《綱目》來源大戟科植物巴豆的根莖,植物形態(tài)詳“巴豆“條。全年可采。洗凈,切片,曬干。性味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“辛,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巴豆油拼音注音Bā Dòu Yóu出處《綱目》來源為大戟科植物巴豆種仁中的脂肪油。植物形態(tài)詳“巴豆“條。性狀為黃色或黃褐色液體,有粘稠性,透明,微具螢光。有辛灼的香氣。性味辛,熱,有毒。功能主治①《綱目》:“治中風痰厥,氣厥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ā Dòu Shuānɡ英文名SEMEN CROTONIS PULVERATUM來源本品為巴豆的炮制加工品。性狀本品為粒度均勻、疏松的淡黃色粉末,顯油性。貯藏置陰涼干燥處。炮制取凈巴豆仁,照制霜法(附錄Ⅱ D)制霜,或取仁碾細后,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布朗耳蕨拼音注音Bù Lǎnɡ ěr Jué別名睬甲哈烏(藏名)出處《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》來源為鱗毛蕨種植物布朗耳蕨的全草。8~9月采挖,切段,曬干。生境分布生于高寒林下陰濕地及巖石縫中。分布陜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態(tài)多年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