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《食療本草》
為犀科動物印度犀等的肉。
動物形態(tài)詳"犀角"條。
《食療本草》:"微溫,味甘,無毒。"
①《食療本草》:"主瘴氣,除客熱頭痛及五痔諸血痢。"
②《本草拾遺》:"主蛇、獸咬毒。"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《食療本草》
來源為犀科動物印度犀等的肉。
原形態(tài)動物形態(tài)詳"犀角"條。
性味《食療本草》:"微溫,味甘,無毒。"
功能主治①《食療本草》:"主瘴氣,除客熱頭痛及五痔諸血痢。"
②《本草拾遺》:"主蛇、獸咬毒。"
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