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蜆肉海棠

    拼音注音Xiǎn Ròu Hǎi Tánɡ別名

    蜆肉秋海棠

    出處

    《梧州草藥及常見病多發(fā)病處方選》

    來源

    為秋海棠科四季海棠花、葉。全年可采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我國各地均有栽培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禿凈、肉質(zhì)草本,高15~45厘米。根纖維狀。莖直立,肉質(zhì),無毛,基部多分枝,綠色或淡紅色。葉稍肉質(zhì),卵形或?qū)捖研危L5~8厘米,寬3.5~7.5厘米,先端急尖或鈍,基部稍心形略偏斜,邊緣有鋸齒和睫毛,兩面光亮,綠色,但主脈通常微紅。花淡紅或帶白色,數(shù)朵聚生于腋生的總花梗上;雄花較大,直徑約1~2厘米,花被片4;雌花稍小,花被片5。蒴果綠色,有紅色的翅?;ㄆ?月至年底。

    化學(xué)成分

    干葉含草酸4.8毫克當量/克,痕量的延胡索酸、琥珀酸和蘋果酸等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涼散毒。鮮花、葉搗爛敷治瘡癤。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橙子皮拼音注音Chénɡ Zi Pí出處《開寶本草》來源為蕓香科植物香橙的果皮?;瘜W(xué)成分果皮含橙皮甙、揮發(fā)油、果膠、胡蘿卜素等。揮發(fā)油中主要為牻牛兒醛、檸檬烯等;還分離到大牻牛兒烯B、大牻牛兒烯D和雙環(huán)大牻牛兒烯。性味苫辛,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橙皮拼音注音Chénɡ Pí別名黃果皮、理陳皮(《滇南本草》)。出處《嶺南采藥錄》來源為蕓香科植物甜橙的果皮。冬季或春初,收集剝下的果皮,曬干或烘干。性狀完整果皮呈瓣狀,略似陳皮,但較厚實,厚者可達2~3毫米。外表金黃色,粗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hénɡ ěr別名黃木耳來源藥材基源:為銀耳科真菌橙耳的子實體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Tremella cinnabarina(Mont.)Pat.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,洗凈,曬干。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闊葉樹倒木的樹皮上。資源分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hénɡ Huánɡ Yù Fènɡ Huā別名飛花羊、雞母蟲藥英文名all-grass of Redclawed Habenaria出處始載于《中國高等植物圖鑒》來源藥材基源:為蘭科植物橙黃玉鳳花的塊莖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Ha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檫樹拼音注音Chá Shù別名楓荷桂[廣東]、獨腳樟、天鵝楓、梓木[江西]來源為樟科檫木屬植物檫樹Sassafras tzamu Hemsl. [Pseudosassafras tzamu Lecomte; P. lax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