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西青果

    別名

    西藏青果、藏青果。

    英文名

    Chebulae Fructus Immaturus。

    藥用部位

    來源于使君子科植物訶子Terminalia chebuZa Retz.的干燥幼果。

    植物形態(tài)

    大喬木,高達(dá)20~30米。葉互生或近對生,近革質(zhì),橢圓形或卵形,長2~16厘米,寬3~8厘米,兩面近無毛或幼時下面有微毛,葉柄長1.5~3厘米,多少有銹色短柔毛,有時近頂端有2腺體。圓錐花序頂生,由數(shù)個穗狀花序組成,花序軸有毛,苞片條形,花兩性,無梗,花萼杯狀,長約2毫米,5裂三角形,外面無毛,內(nèi)面有棕黃色長毛,無花瓣,雄蕊10,子房下位,上室,有毛或變無毛。核果橢圓形或近卵形,形如橄欖,長2.5~3.5厘米,寬2~2.5厘米,熟時黑色,通常有鈍棱5~6條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于海拔800~1540米的疏林中,或陽坡林緣。分布于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云南等地。

    采收加工

    9~10月摘取未成熟的幼果或采收被風(fēng)吹落的幼果,沸水中略煮燙取出曬干或烘干。

    性狀

    干燥幼果呈扁長卵形,略似橄欖,下部有果柄痕,外表黑褐色,有明顯的縱皺紋。質(zhì)堅(jiān)硬,斷面不平坦,有膠質(zhì)樣光澤,果肉厚,黃綠色,核不明顯,稍空心,小者黑褐色,無空心。氣無,味苦澀,微甘。

    性味歸經(jīng)

    性平,味苦、微甘、澀。歸肺經(jīng)、大腸經(jīng)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熱生津、利咽解毒。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。

    臨床應(yīng)用

    用量3~9克,內(nèi)服煎湯;咽喉腫痛用本品2~3枚泡水服。用治慢性咽喉炎、聲音嘶啞、咽喉干燥。

    藥理作用

    抑菌抗炎鎮(zhèn)痛作用:藏青果喉片對5種臨床致病菌的生長有不同程度的體外抑制作用;對二甲苯、H?等致炎因子引起的急性滲出性炎癥有明顯抑制作用;對H?刺激引起小鼠疼痛的痛閾值有一定的提高,而對于紙片所致肉芽腫的形成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。

    化學(xué)成分

    含鞣質(zhì)20%~40%。其中主要成分為訶子酸,訶黎勒酸,并含鞣云實(shí)素,原訶子酸,鞣花酸及沒食子酸等。此外,尚含毒八角酸,奎尼酸,糖類及氨基酸等。

    注意

    風(fēng)火喉痛及中寒者忌用。

    相關(guān)藥方

    治咽喉腫痛:西青果2~3枚,以冷開水磨汁慢慢咽下,或搗碎泡湯服。(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)

    摘錄

    其他

    摘錄其他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Bì Qiào Jiānɡ別名樟柳頭、廣東商陸、白石筍、山冬筍、水蕉花、象甘蔗來源姜科閉鞘姜屬植物閉鞘姜Costus speciosus (Koenig)Smith,以根狀莖入藥。四季可采,以秋末為宜,洗凈切片,蒸熟曬干。性味辛、酸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霸王七拼音注音Bà Wánɡ Qī別名萬年炦、炦七。出處《四川中藥志》來源為鳳仙花科植物野風(fēng)仙花的塊根。9~12月間采挖,除去須根,曬干。原形態(tài)植物形態(tài)詳“野鳳仙花“條。性狀干燥塊根呈紡錘形或長橢圓形,長約2~4厘米,相約1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霸王根拼音注音Bà Wánɡ Gēn出處《中國沙漠地區(qū)藥用植物》來源為蒺藜科植物霸王的根。春、秋采挖,曬干。用時切段。生境分布生于荒漠地帶砂礫質(zhì)河流階地、低山山坡、碎石低丘和干河床。分布甘肅、寧夏、內(nèi)蒙古、青海、新疆等地。原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霸王鞭拼音注音Bà Wánɡ Biān別名刺金剛、金剛纂來源大戟科霸王鞭Euphorbia royleana Boiss.,以全草(乳汁)入藥。生境分布云南。性味微苦、澀,平。有毒。注意毒性劇烈,用時宜慎。功能主治祛風(fēng)消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iān Yè ěr Jué英文名Marginate Sorus Shield fern出處始載于《中國高等植物圖鑒》。來源藥材基源:為鱗毛蕨科植物鞭葉耳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olystichum craspedosoru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