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雪山一支蒿

    拼音注音Xuě Shān Yì Zhī Hāo別名

    朋阿那布羅瑪查瓦(藏名)。

    出處

    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

    來源

    為毛茛科植物工布烏頭塊根。9~10月挖根,除去須根,洗凈,切片,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分布西藏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多年生草本,高約90厘米。塊根倒圓錐形。莖有貼伏的短柔毛。葉互生,有柄,掌狀分裂,裂片近羽狀淺裂,或有粗齒,上面綠色,有少數(shù)短毛,下面淡綠色,近無毛??偁罨ㄐ蜷L,有多數(shù)花;小苞片2,近線形,生花梗中部以上;萼片5,花瓣?duì)?,黃綠色,上面一瓣呈盔形。

    生于山地林緣、灌木叢中。

    炮制

    取雪山一枝蒿用涼水浸泡,每日換水2~3次,泡至口嘗無麻辣感,取出,再用甘草、黑豆煎湯共煮,至內(nèi)無白心為度,取出曬干。

    性味

    性溫,味苦麻,有大毒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消炎止痛,祛風(fēng)除濕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①治跌打損傷,風(fēng)濕骨痛,牙痛:雪山一支蒿0.25分(如米粒大)吞服。

    ②治跌打損傷,毒蛇、毒蟲咬傷:雪山一支蒿五錢。泡酒一斤,泡十天后,外搽(嚴(yán)禁內(nèi)服)。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斑茅花拼音注音Bān Máo Huā出處江西《草藥手冊》來源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花穗。夏、秋季采收。功能主治止血。治咯血,嘔血,衄血,創(chuàng)傷出血。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0.5~2兩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......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斑蝥拼音注音Bān Móu別名花斑蝥、花殼蟲來源本品為芫菁科昆蟲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或黃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 的干燥體。夏、秋二季捕捉,悶死或燙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斑鳩拼音注音Bān Jiū別名斑鵻、錦鳩(《范汪方》),斑鷦(《本草衍義》),鵓鳩(《六書故》),祝鳩(《綱目》)。出處《嘉佑本草》來源為鳩鴿科動物山斑鳩等的肉。生境分布棲于樹林間,常成群活動,營巢于樹枝。繁殖期4~7月。分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斑鳩占拼音注音Bān Jiū Zhàn別名神仙豆腐柴、狐臭柴來源馬鞭草科斑鳩占Premna fulva Graib,以根、葉入藥。生境分布貴州。功能主治清濕熱,解毒,調(diào)經(jīng)。主治風(fēng)濕關(guān)節(jié)痛,水腫瘡毒。用法用量1~2兩。外用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ān Jiū Zhàn Yè別名戰(zhàn)骨來源藥材基源:為馬鞭草科植物狐臭柴和黃毛豆腐柴的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rmna puberula Pamp.Premna fulua Craib.采收和儲藏:春、夏季采收,鮮用或曬干、生境分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