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魚鰾

   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魚鰾拼音注音Yú Biào別名

    鱘魚、七粒浮子、中華鱘、鰉魚、鱔、苦臘子、鮪、黃魚

    來源

    鱘形目鱘科施氏鱘Acipenser schrencki Brandt;中華鱘A. sinensis Gray,以入藥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黑龍江、長江流域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滋補強壯。主治腎虛遺精,吐血,白帶,惡性腫瘤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3~5錢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治白帶:魚鰾2錢,豬蹄1只,供放砂鍋內(nèi),加適量水,慢火燉爛吃。

    治惡性腫瘤:魚鰾3錢,(炒)伏龍肝4錢,共研細末,每次2錢,日服3次。

    備注

    魚鰾的來源不一,鱘科鱘屬Acipenser及鰉屬Huso的鰾均做魚鰾入藥。

    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《中藥大辭典》:魚鰾拼音注音Yú Biào別名

    鱁鮧(《齊民要木》),鱁鳀、魚白、鰾(《本草拾遺》),魚膠(《三因方》),白鰾(《普濟方》),魚脬、縼膠(《綱目》),魚肚(《醫(yī)林纂要》)。

    出處

    《綱目》

    來源

    為石首魚科動物大黃魚、小黃魚或鱘科動物中華鱘、蝗魚等的魚鰾。取得魚鰾后,剖開,除去血管及粘膜,洗凈,壓扁,曬干;或洗凈鮮用。溶化后,冷凝成的凍膠,稱為"鰾膠"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產(chǎn)浙江,福建、上海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動物形態(tài)詳"石首魚"、"鱘魚"、"鳣魚"條。

    性狀

    干燥的鰾多壓制成長圓形的薄片,淡黃色,角質(zhì)狀,略有光澤。黃魚的鰾較小,鱘魚及蝗魚的鰾大,并附有垂帶2條。質(zhì)堅韌,不易撕裂,裂斷處呈纖維性;入水易膨脹,煮沸則幾乎全溶,濃厚的溶液冷卻后凝成凍膠,粘性很強。氣微腥,味淡。商品統(tǒng)稱為魚肚。鱘魚、鰉魚的鰾稱為"黃唇肚"或"黃鱘膠"。有切成線條的稱為"線魚膠"。

    炮制

    魚鰾:烘軟、切段,晾干。蛤粉炒魚膠:先用蛤粉放鍋內(nèi)炒熱,再將切斷的魚膠倒入,文火拌炒至松泡為度,取出篩去蛤粉即成。(每魚膠10斤,用蛤粉2.5斤)

    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:"凡用鰾膠入丸,切作小塊,蛤粉炒成珠,方可磨末。煉蜜調(diào)劑,須待涼用,又不可搗,搗則粘韌,難為丸矣。"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《本草新編》:"入腎。"

    性味

    甘,平。

    ①《海藥本草》:"無毒。"

    ②《綱目》:"甘,平,無毒。""鰾膠,甘咸,平,無毒。"

    ③《本草新編》:"味甘,氣溫。"

    注意

    胃呆痰多者忌服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補腎益精,滋養(yǎng)筋脈,止血,散瘀,消腫。治腎虛滑精,產(chǎn)后風痙,破傷風,吐血,血崩,創(chuàng)傷出血,痔瘡。

    ①《本草拾遺》:"主竹木入肉經(jīng)久不出者,取白敷瘡上四邊,肉爛即出刺。"

    ②《海藥本草》:"主月蝕瘡,陰瘡,痔瘡,并燒灰用。"

    ③《飲膳正要》:"與酒化服之,消破傷風。"

    ④《綱目》:"鰾,止折傷血出不止;鰾膠,燒存性,治婦人難產(chǎn),產(chǎn)后風搐,破傷風痙,止嘔血,散瘀血,消腫毒。"

    ⑤《本草新編》:"補精益血。"

    ⑥《本草求原》:"養(yǎng)筋脈,定手戰(zhàn),固精。"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;熬膏或研末入丸,散。外用:溶化涂敷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①治腎水不足,陰虛血虛之癥:魚鰾一斤(麩面炒焦,磨去粗末,再炒再磨),沙蒺藜四兩,當歸四兩(酒洗),肉蓯蓉四兩(去鱗甲,酒洗),蓮須、菟絲子四兩(酒煮)。蜜丸,桐子大。每服二、三錢。(《拔萃良方》魚鰾丸)

    ②治腎虛封藏不固,夢遺滑泄:黃魚鰾膠一斤(切碎,蛤粉炒成珠,再用乳酥拌炒),沙苑菱藜八兩(馬乳浸一宿,隔湯蒸一炷香,焙干或曬干),五味子二兩。研為細末,煉白蜜中加入陳酒再沸,候蜜將冷為丸,如綠豆大。每服八、九十丸,空腹時溫酒或鹽湯送下。(《證治準繩》聚精丸)

    ③治產(chǎn)后抽搦強直,乃風入子臟,與破傷風同:鰾膠一兩。以螺粉炒焦,去粉,為末。分三服,煎蟬蛻湯下。(《經(jīng)效產(chǎn)寶》)

    ④治破傷風,口噤,強直:魚膠燒七分,留性,研細,入麝香少許。每服二錢,酒調(diào)下,不飲酒,米湯下。(《三因方》)

    ⑤治嘔血:鰾膠長八寸,廣二寸,炙令黃,刮二錢。用甘蔗節(jié)三十五個,取自然汁調(diào)下。(《經(jīng)驗方》)

    ⑥治赤白崩中:魚璇膠三尺,焙黃研末,同雞子煎餅,好酒食之。(《綱目》)

    ⑦治經(jīng)血逆行:魚膠(切,炒)、新綿(燒灰)。每服二錢,米飲調(diào)下。(《多能鄙事》)

    ⑧治產(chǎn)后血暈:鰾膠燒存性,酒和童子小便調(diào)服三、五錢。(《歲時廣記》)

    ⑨治便毒腫痛,已大而軟者:魚鰾膠熱湯或醋煎軟,乘熱研爛貼之。(《仁齋直指方》)

    ⑩治八般頭風:魚鰾燒存性,為末。臨臥以蔥酒服三錢。(《綱目》)

    ⑾治癇癥:鰾膠(微焙,杭粉炒黃色)、皂礬(炒黃色)各一兩,朱砂三錢。共為末。每服三錢,熱酒下二服。(《嵩厓尊生》鰾風散)

    ⑿治食道癌,胃癌:魚鰾,用香油炸酥,壓碎。每服5克,每日服三次。(內(nèi)蒙古《中草藥新醫(yī)療法資料選編》)

    各家論述

    ①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:"鰾膠合沙苑蒺藜名聚精丸,為固精要藥。丹方又以一味炒研,砂糖調(diào),日服一錢匕,治痔最良,經(jīng)久痔自枯落。燒灰,治產(chǎn)后風搐,破傷風痙,取其滋榮經(jīng)脈,而虛風自息也。"

    ②《本草新編》:"魚鰾膠稠,入腎補精,恐性膩滯,加入人參,以氣行于其中,則精更益生,而無膠結(jié)之弊也。"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魚鰾拼音注音Yú Biào別名

    鱁鮧、鱁鳀、魚白、鰾、魚膠、白鰾、魚脬、縼膠、魚肚

    英文名Air bladder of Large yellow croaker, Air bladder of small yellow croaker出處

    出自《本草綱目》。

    《本草綱目》:鰾,即諸魚之白脬,其中空如泡,故曰鰾??芍螢槟z,亦名漩膠。諸鰾皆可為膠,而海漁多以石首鰾作之,名江鰾,謂江魚之鰾也,粘物甚固。此乃工匠日用之物,而記籍多略之。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石首魚科動物大黃魚、小黃魚、黃姑魚或鱘科動物中華鱘、鰉魚等的魚鰾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seudosciaena crocea (Richardson)Pseudosciaena Polyactis BleekerNibea albiflora(Richardson)Miichthys miiuy(Basilewsky)Acipenser sinensis GrayHuso dauricus (Georgi)

    采收和儲藏:常年均可捕撈。捕后,剖腹,取出魚鰾,剖開,除去血管及粘膜洗凈,壓扁曬干或洗凈鮮用。溶化后,冷凝成的凍膠,稱為“魚膠”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1.為暖溫性回游魚類。棲息于60m以內(nèi)近海的中下層。喜集群,食性廣,主要攝食小型魚類、節(jié)肢類等動物。能發(fā)聲,生殖期更盛。一生能多次產(chǎn)卵,產(chǎn)卵場均在河口附近或島嶼、內(nèi)灣近岸淺清潔工我。產(chǎn)卵期分春秋二季。懷卵量一般為20萬-50萬粒,卵浮性,球形,很1.19-1.55mm,有無色油球1個。秋冬隨水溫下降。魚群向南回游越冬。

    2.為溫水性底層魚類。喜棲息于軟泥或泥沙質(zhì)海底。食性廣。能發(fā)聲,在生殖期常發(fā)出“咯咯”、“沙沙”聲。生殖期在北方海區(qū)于4-5月間產(chǎn)卵,懷卵量平均為7萬-15萬粒,卵浮性,球形,直徑1-1.45mm,有油球1個。秋末冬初,魚群南下作適溫回游。

    1.為近海和大江下層魚類,偶亦進入沿江大湖中以食魚類為主,并食蝦、蟹等動物。7-8齡始達性成熟,生殖期約為3-4月,產(chǎn)卵場可能在長江上游一帶,精巢呈乳白色,極松軟。成熟卵巢呈灰黑色,卵徑約為2.7mm,譽為珍品。

    2.為近海和大江底層魚類,加游性或半回游性。5-6月間喜群集河口,主食動物性食物。性成熟需10年左右,10-11月溯江產(chǎn)卵,懷卵量約120萬粒,卵膜青灰色,徑約3.6mm,稍具粘性,成熟卵近黑色,甚為名貴。

    資源分布:1.我國分布于黃海、東海和南海。

    2.我國分布于渤海、黃海和東海。

    1.我國主要分布于長江水系,亦見于錢塘江和甬江口及黃海、東海沿岸。

    2.我國分布于黃海、東海、南海參及長江、黃河、錢塘江等流域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1.大黃魚,體側(cè)扁,一般體長為40-50cm,大者長達75cm。頭較大,具發(fā)達粘液腔。吻鈍尖,有4個吻孔。眼中大,側(cè)上位,眼間隔圓凸??谇拔唬瑢掗煻?,下頜稍突出牙細尖,上凳牙多行,外行牙稍擴大;下頜牙2行,內(nèi)行牙較大。頦部具4個不明顯小孔。前鰓蓋骨邊緣有細鋸齒,鰓蓋骨后端有一扁棘,鰓孔大,鰓耙(8-9)+(16-18),細張。頭部和體的前部被圓鱗;后部被櫛鱗。側(cè)線鱗56-58(8-9/8)。背鰭鰭條部及臀鰭鰭膜上被小圓鱗。體側(cè)下部各鱗片均有一金黃色皮腺體。背鰭Ⅷ-Ⅸ,Ⅰ-31-34,連續(xù),起點在胸鰭基部上方。臀鰭Ⅱ-8,第2鰭棘較長。胸鰭15-17。尾鰭楔形。鰾大,前端圓形,兩側(cè)具側(cè)枝31-33對,每一側(cè)枝最后分出的前后兩小支等長,且互相平行。耳石梨形。體背面和上側(cè)面黃褐色,唇橘紅色。各鰭黃色或灰黃色。腹面金黃色。

    2.小黃色,體側(cè)扁,一般體長23-26cm,大者可長達50cm。外形與大黃魚近似。主要差別如:鰓耙10+(8-20)。側(cè)線鱗50-62(5-6/8),背鰭Ⅸ-Ⅹ,Ⅰ-31-36。臀鰭II-9-10。鰾大,前部圓,兩側(cè)具側(cè)枝26-32對,每一側(cè)枝最后分出的前、后兩小支不等長;后小支短,前小枝細長。耳石梨形,較小。體黃褐色,唇橘色,各鰭灰黃色,腹面金黃色。

    1.白鱘,體長梭形,一般體長2米余,大者可達3m,前部平扁,后部稍側(cè)扁。頭長超過體長的一半。吻突出如長匙形,特別延長,前端狹而平扁,基部闊且肥厚,兩側(cè)具柔軟的皮膜。口大,弧形,下位,能伸縮,上下凳均具細尖齒,口前具短須1對。眼小,鰓孔大。體裸露光滑,或僅有已退化的小鱗狀痕跡,在尾鰭上葉具8個棱形鱗板。側(cè)線后延至尾鰭上葉。背鰭起點在腹鰭之后,鰭條46-61。臀鰭50-55。尾鰭歪形,上葉長于下葉。體背灰綠色,頭部和尾鰭均為暗灰色,腹部白色。

    2.中華鱘,體延長,可達2m以上,背部略彎而腹面平直。吻近犁形,基部寬厚,頂端尖,略向上翹。頭部被有光滑骨板。口下位,成一橫裂,上下唇不發(fā)達,有細小乳突,吻部腹面中央有吻須2對,等長,平行排列。眼小,鰓孔大,鰓耙薄而尖,約22枚。兩側(cè)凳部各有1塊骨板。體被骨板5行,縱列,背部正中一行較大,在背鰭前有8-14塊;后有1-2塊,體、腹側(cè)面各2行,體側(cè)骨板24-37塊;腹側(cè)骨板8-15塊。另在臀鰭前后各有1-2塊,尾鰭上葉有棘狀骨板1行。其他部分光滑無鱗。背鰭54-66,位于臀鰭上方。胸鰭發(fā)達,著生于腹面,臀鰭32-41。尾鰭歪形,上葉發(fā)達。體背、頭部、鰭均為青灰色,腹面白色。

    性狀

    干燥的鰾多壓制成長圓形的薄片,淡黃色,角質(zhì)狀,略有光澤。黃魚的鰾較小,鱘魚及鰉魚的鰾大,并附有垂帶2條。質(zhì)堅韌,不易撕裂,裂斷處呈纖維性;入水易膨脹,煮沸則幾乎全溶,濃厚的溶液冷卻后凝成凍膠,粘性很強。氣微腥,味淡。商品統(tǒng)稱為魚肚。鱘魚、鰉魚的鰾稱為黃唇肚或黃鱘膠。有切成線條的稱為線魚膠。

    藥理作用

    純系大白鼠以42%的魚鰾水溶液(1.05%/kg)灌胃,可使實驗性幽門結(jié)扎性潰瘍模型動物的潰瘍指數(shù)降低,但對胃液分泌、胃液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均無顯著影響。

    炮制

    1.魚鰾:烘軟、切段,晾干。

    2.蛤粉炒魚膠:先用蛤粉放鍋內(nèi)炒熱,再將切斷的魚膠倒入,文火拌炒至松泡為度,取出篩去蛤粉即成。(每魚膠10斤,用蛤粉2.5斤)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腎;肝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味甘;性平

    注意

    胃呆痰多者禁服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補肝腎;養(yǎng) 血止血;散瘀消腫。主腎虛遺精;腰膝無力;腰痛;眩暈耳鳴;白帶;習慣性流產(chǎn);血虛筋攣;產(chǎn)后風痙;破傷風;癲癇;再生障礙性貧血;吐血;尿血;崩漏;外傷出血;陰疽;瘺管;慢性潰瘍;皸裂;痛風;痔瘡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10-30g;研末,3-6g。外用:適量,深化或燒灰涂敷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1.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:鰾膠合沙苑蒺藜名聚精丸,為固精要藥。丹方又以一味炒研,砂糖調(diào),日服一錢匕,治痔最良,經(jīng)久痔自枯落。燒灰,治產(chǎn)后風搐,破傷風痙,取其滋榮經(jīng)脈,而虛風自息也。

    2.《本草新編》:魚鰾膠稠,入腎補精,恐性膩滯,加入人參,以氣行于其中,則精更益生,而無膠結(jié)之弊也。

    3.《本草拾遺》:主竹木入肉經(jīng)久不出者,取白敷瘡上四邊,肉爛即出刺。

    4.《海藥本草》:主月蝕瘡,陰瘡,痔瘡,并燒灰用。

    5.《飲膳正要》:與酒化服之,消破傷風。

    6.《本草綱目》:鰾,止折傷血出不止;鰾膠,燒存性,治婦人難產(chǎn),產(chǎn)后風搐,破傷風痙,止嘔血,散瘀血,消腫毒。

    7.《本草新編》:補精益血。

    8.《本草求原》:養(yǎng)筋脈,定手戰(zhàn),固精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楊枝拼音注音Bái Yánɡ Zhī出處《綱目》來源為楊柳科植物山楊的樹枝。功能主治《綱目》:“消腹痛,治吻瘡?!坝梅ㄓ昧績?nèi)服:浸酒。外用:燒汁涂。復(fù)方①治腹脹滿堅如石,積年不損者:白楊東南枝,去蒼皮,護風細銼五升,熬令黃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Yánɡ Shù別名響葉楊出處《云南中草藥選》來源為楊柳科植物團葉楊的皮及葉。秋季采集,鮮用或曬干。生境分布生于向陽的山坡疏林中。分布于云南等地。原形態(tài)落葉喬木,高5~10米。樹皮灰白色,枝圓棒狀,棕色或灰棕色,幼時有柔毛。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楊樹根皮拼音注音Bái Yánɡ Shù Gēn Pí別名白楊皮(《分類草藥性》)。出處《四川中藥志》來源為楊柳科植物山楊的根皮。春季采挖。原形態(tài)植物形態(tài)詳“白楊樹皮“條。性味苦,平。①《分類草藥性》:“性澀,微苦?!阿凇?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楊樹皮拼音注音Bái Yánɡ Shù Pí別名白楊皮(《梅師集驗方》)。出處《唐本草》來源為楊柳科植物山楊的樹皮。生境分布生于山坡。分布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、內(nèi)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河南、陜西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態(tài)山楊,又名:大葉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松塔拼音注音Bái Sōnɡ Tǎ別名松塔、松球、松果、槨樹核桃(《山西中草藥》)。出處《山西中草藥》來源為松科植物白皮松的球果。春、秋采收,曬干。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區(qū),喜光。分布于山西、河南、陜西、甘肅、四川北部和湖北西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