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丹砂、辰砂
本品為硫化物類礦物辰砂族辰砂,主含硫化汞(HgS)。采挖后,選取純凈者,用磁鐵吸凈含鐵的雜質(zhì),再用水淘去雜石和泥沙。
本品為粒狀或塊狀集合體,呈顆粒狀或塊片狀。鮮紅色或暗紅色,條痕紅色至褐紅色,具光澤。體重,質(zhì)脆,片狀者易破碎,粉末狀者有閃爍的光澤。無臭,無味。
置干燥處。
朱砂粉:取朱砂,用磁鐵吸去鐵屑,或照水飛法(附錄Ⅱ D)水飛,晾干或40℃以下干燥。本品為朱紅色極細粉末,體輕,以手指撮之無粒狀物,以磁鐵吸之,無鐵末。無臭、無味。照上述[鑒別](1)、(2)和[檢查]項下試驗,應(yīng)顯相同的結(jié)果。
可溶性汞鹽:取本品1g,加水10ml,攪勻,濾過,靜置,濾液不得顯汞鹽的鑒別反應(yīng)(附錄Ⅳ)。取本品約0.20g,精密稱定,照上述[含量測定]項下的方法測定,含硫化汞(HgS)不得少于98.0%。
(1)取本品粉末,用鹽酸濕潤后,在光潔的銅片上摩擦,銅片表面顯銀白色光澤,加熱烘烤后,銀白色即消失。
(2)取本品粉末2g,加鹽酸-硝酸(3:1)的混合溶液 2ml使溶解,蒸干,加水 2ml使溶解,濾過,濾液顯汞鹽(附錄Ⅳ)與硫酸鹽(附錄Ⅳ)的鑒別反應(yīng)。
取本品粉末約0.3g,精密稱定,置錐形瓶中,加硫酸10ml與硝酸鉀1.5g,加熱使溶解,放冷,加水50ml,并加 1%高錳酸鉀溶液至顯粉紅色,再滴加 2%硫酸亞鐵溶液至紅色消失后,加硫酸鐵銨指示液 2ml,用硫氰酸銨滴定液 (0.1mol/L)滴定。每1ml 硫氰酸銨滴定液(0.1mol/L)相當于11.63mg 的硫化汞(HgS)。
本品含硫化汞(Hgs) 不得少于96.0%。
歸心經(jīng)。
甘,微寒;有毒。
本品有毒,不宜大量服用,也不宜少量久服,肝腎功能不全者禁服。
清心鎮(zhèn)驚,安神解毒。用于心悸易驚,失眠多夢,癲癇發(fā)狂,小兒驚風,視物昏花,口瘡,喉痹,瘡瘍腫毒。
0.1~0.5g,多入丸散服,不宜入煎劑。外用適量。
丹粟(《山海經(jīng)》),丹砂(《本經(jīng)》),赤丹(《淮南子》),汞沙(《石藥爾雅》),辰砂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。
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
為天然的辰砂礦石。劈開辰砂礦石,取出巖石中夾雜的少數(shù)朱砂??衫酶∵x法,將鑿碎的礦石放在直徑約尺余的淘洗盤內(nèi),左右旋轉(zhuǎn)之,因其比重不同,故砂沉于底,石浮于上。除去石質(zhì)后,再將朱砂劈成片、塊狀。其片狀者稱為"鏡面砂",塊狀者稱"豆瓣砂",碎末者稱"朱寶砂"。
主產(chǎn)貴州、湖南、四川、廣西、云南等地。
三方晶系。晶體成厚板狀或菱面體,在自然界中單體少見,多呈粒狀、致密狀塊體出現(xiàn),也有呈粉末狀被膜者。顏色為朱紅色至黑紅色,有時帶鉛灰色。條痕為紅色。金剛光澤,半透明。有平行的完全解理。斷口呈半貝殼狀或參差狀。硬度2~2.5。比重8.09~8.2。性脆。常呈礦脈,產(chǎn)于石灰?guī)r、板巖、砂巖中。
為大小不一的片狀、塊狀或細小顆粒狀。鮮紅色或暗紅色,有光澤。體重,無臭,無味。商品有以下幾種。
①朱寶砂
又名:洋尖砂、澤光砂。呈細小片塊狀或顆粒狀,色紅明亮,觸之不染手。
②鏡面砂(《雷公炮炙論》)
又名:劈砂、片砂。呈斜方形或長條形的片狀,厚薄不一,邊緣不齊,色紅而鮮艷,光亮如鏡面微透明,質(zhì)較松脆,易破碎。
③豆瓣砂
又名:豆砂(陶弘景),個砂。呈塊狀,較大,方圓形或多角形,顏色發(fā)暗或現(xiàn)灰黑,體重質(zhì)堅而不易碎。
上述藥材以色紅鮮艷、有光澤、微透明、無雜質(zhì)者為佳。不溶于水、硝酸及硫酸,但能溶于王水和硫化鈉溶液。
朱砂主要成分為硫化汞,純者相當于HgS,理論上含汞86.2%,硫13.8%;但常夾雜種種物質(zhì),其中最常見者為雄黃、磷灰石、瀝青質(zhì)等。
用吸鐵石吸凈鐵屑,研成細粉,或用水飛法制成極細的粉末。
《綱目》:"今法惟取好砂研末,以流水飛三次用,其末砂多雜石末、鐵屑,不堪入藥。又法,以絹袋盛砂,用蕎麥灰淋汁煮三伏時,取出,流水浸洗過,研粉飛曬用。"
入心經(jīng)。
①《雷公炮制藥性解》:"入心經(jīng)。"
②《本草經(jīng)解》:"入足少陰腎經(jīng)、足太陰脾經(jīng)、手少陰心經(jīng)。"
③《本草再新》:"入心、肺二經(jīng)。"
甘,涼,有毒。
①《本經(jīng)》:"味甘,微寒。"
②《吳普本草》:"黃帝、岐伯:苦,有毒。李氏:大寒。"
③《藥性論》:"有大毒。"
④《日華子本草》:"涼,微毒。"
不宜久服、多服。
①《吳普本草》:"畏磁石。惡咸水。"
②《藥對》:"忌一切血。"
③《本草從新》:"獨用多用,令人呆悶。"
安神,定驚,明日,解毒。治癲狂,驚悸,心煩,失眠:眩暈,目昏,腫毒,瘡瘍,疥癬。
①《本經(jīng)》:"養(yǎng)精神,安魂魄,益氣,明目。"
②《別錄》:"通血脈,止煩滿、消渴,益精神,悅澤人面,除中惡腹痛,毒氣疥瘺諸瘡。"
③《藥性論》:"鎮(zhèn)心,主抽風。"
④《日華子本草》:"潤心肺,治瘡疥痂息肉,服并涂用。"
⑤《珍珠囊》:"心熱非此不能除。"
⑥李杲:"納浮溜之火而安神明。"
⑦《醫(yī)學入門》:"痘瘡將出,服之解毒,令出少。治心熱煩跺。潤肺止渴,清肝明目,兼辟邪惡瘟疫,破癥瘕,下死胎。"
⑧《綱目》:"治驚癇,解胎毒、痘毒,驅(qū)邪瘧,能發(fā)汗。"
⑨《本草從新》:"定顛狂,止牙疼。"
內(nèi)服:研末,1~3分;入丸、散或拌染他藥同煎。并作丸藥之掛衣。外用:合他藥研末干撒。
①治風邪諸痢,狂言妄走,精神恍惚,思慮迷亂,乍歌乍哭,飲食失常,疾發(fā)撲地,口吐白沫,口噤戴眼,年歲深遠者:辰砂(光明者,研)一兩,酸棗仁(微炒,研),乳香(光瑩者,研)各半兩。上三味合研令勻,先令病人盡量飲酒沉醉,次取藥五錢匕,酒一盞,調(diào)下,于靜室中安睡,勿令驚動。(《圣濟總錄》丹砂丸)
②治喜怒無極,發(fā)狂:辰砂、白礬、郁金。為末,蜜丸。薄荷湯送下十丸。(《士材三書》辰砂丸)
③治一切驚憂思慮或夢思恍惚,作事多忘,但是一切心氣不足,癲癇狂亂,悉皆治之:顆塊朱砂二兩,獖豬心二個,燈心三兩。上將豬心切開,入朱砂、燈心在內(nèi),麻線系合,于銀石器內(nèi)煮一伏時出,不用豬心及燈心,只將朱砂研極細,用真茯神末二兩,酒煮薄糊,和朱砂為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九丸至十五丸,加至二十一丸,用去心麥門冬煎湯下。癲癇至甚者,乳香、人參湯下。夜寢不寐或多亂夢,炒酸棗仁湯下。(《百一選方》歸神丹)
④治產(chǎn)后顛狂,敗血及邪氣入心:辰砂一、二錢。研細飛過,用飲兒乳汁三、四茶匙調(diào)濕,以紫項地龍一條,入藥滾三滾,刮凈,去地龍,入無灰酒一盞,分作三、四次服。(《綱目》)
⑤治心神昏亂,驚悸怔忡,寢寐不安:朱砂、黃連各半兩,當歸二錢,生地黃三錢,甘草二錢。上為細末,酒泡蒸餅,丸如麻子大,朱砂為衣。每服三十丸,臥時津液下。(《醫(yī)宗金鑑》朱砂安神丸)
⑥治心虛遺精:豬心一個,批片相連,以飛過朱砂末摻入,線縛:白水煮熟食之。(《唐瑤經(jīng)驗方》)
⑦治眼昏暗,能令徹視見遠:朱砂半兩(細研),青羊膽一枚。上以朱砂末入膽中,懸屋西北角,陰干,白日取出,丸如小豆大。每于食后,以粥飲下十丸。(《圣惠方》朱砂丸)
⑧明目:光明砂(丹砂中之最上者)一兩,神曲四兩,磁石二兩。上三味末之,煉蜜為丸,如梧子大。飲服三丸,日三,不禁,常服益眼力。(《千金方》神曲丸)
⑨治喉咽腫痛,咽物妨悶:丹砂一分(研,水飛),芒硝一兩半(研)。上二味再同研勻,每用一字,時時吹入喉中。(《圣濟總錄》丹砂散)
⑩治諸般吐血:丹砂(研飛),蛤粉。上二味等分,研細合和令勻,每服二錢匕,溫灑調(diào)下。(《圣濟總錄》朱粉散)
⑾治沙蜂叮螫:朱砂末,水涂之。(《摘元方》)
丹粟、丹砂、朱丹、赤丹、汞沙、真朱、光明砂、辰砂
出自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1.《吳普本草》:丹砂,生武陵。采無時。能化朱成水銀。
2.陶弘景:按,此化為汞及名真朱者,即是今朱砂也。俗醫(yī)皆別取武都、仇池雄黃夾雌黃者名為丹砂,方家亦往往俱用,此為謬矣。
3.《開寶本草》:朱砂,今出辰州、錦州者,藥用最良,余皆次焉。
4.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:丹砂入火,則烈毒能殺人,急以生羊血、童便、金汁等解之。
藥材基源:為天然的辰砂礦石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innabar
采收和儲藏:劈開辰砂礦石,取出巖石中夾雜的少數(shù)朱砂。可利用浮選法,將鑿碎的礦石放在直徑約尺余的淘洗盤內(nèi),左右旋轉(zhuǎn)之,因其比重不同,故砂沉于底,石浮于上。除去石質(zhì)后,再將朱砂劈成片、塊狀。其片狀者稱為鏡面砂塊狀者稱豆瓣砂,碎末者稱朱寶砂。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常呈礦脈產(chǎn)于石灰?guī)r、板巖、砂巖中。
資源分布:產(chǎn)于湖北、湖南、廣西貴州、四川、云南等省區(qū)。
三方晶系。晶體成厚板狀或菱面體,在自然界中單體少見,多呈粒狀、致密狀塊體出現(xiàn),也有呈粉末狀被膜者。顏色為朱紅色至黑紅色,有時帶鉛灰色。條痕為紅色。金剛光澤,半透明。有平行的完全解理。斷口呈半貝殼狀或參差狀。硬度2-2.5。比重8.09-8.2。性脆。
性狀鑒別 本品為粒狀或塊狀集合體。呈顆粒狀或塊片狀。鮮紅色或暗紅色,有時帶有鉛灰色的錆色;條痕紅色至褐紅色;手觸之不染指。不透明或半透明。體重,片狀者質(zhì)脆,易破碎;塊狀者質(zhì)較堅硬,不易破碎;粉末狀者有閃爍光澤。氣味皆無。以色鮮紅、有光澤、半透明、體重、質(zhì)脆、無雜質(zhì)者為佳。
顯微鑒別 反射偏光鏡下:反射色為藍灰色,內(nèi)反射為鮮紅色;偏光色顏色常被內(nèi)反射掩蓋,偏旋旋旋旋光性顯著;反射率27%(伏黃)。
透射偏光鏡下:為紅色,透明,平行消光,干涉色鮮紅色;一軸晶;正旋旋旋旋光性。折射率No=2.913,Ne=3.272;雙折射率較高,Ne-No=0.359。
品質(zhì)標志 (1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》1995年版規(guī)定:本品含硫化汞(HgS)不得少于96.0%。
(2)雜質(zhì)含量限制 鐵:取本品1g,加稀鹽酸20ml,加熱煮沸10min,放冷,濾過,濾液置250ml量瓶中,加氫氧化鈉試液中和后,用水稀釋至刻度。取稀釋液10ml,照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》1995年版(附錄ⅨD)鐵鹽檢查法檢查,如顯顏色,與標準鐵溶液4ml制成的對照液比較,不得更深(0.1%)。
商品規(guī)格 商品常以形狀不同,分為珠寶砂(正洋尖砂)、鏡面砂、豆瓣砂。
(1)珠寶砂 呈細小顆?;蚍勰睿r紅色,明亮。
(2)鏡面砂 多呈斜方形、長條形或不規(guī)則片狀,大小厚薄不等,直徑1.0-15cm,厚0.2-0.3cm。光亮如鏡。質(zhì)脆,易碎。以其顏色質(zhì)地不同,又分為紅鏡(鮮紅色,質(zhì)稍松)與青鏡(色發(fā)暗,質(zhì)較堅)兩種,但均通用。
(3)豆瓣砂 又名豆砂或個砂,形如豆狀,方圓形塊狀,多棱角。多為大個,夾有小粒者,赤紅色,有亮光。
朱砂主要成分為硫化汞(Mercuric sulfide HgS),含汞量85.41%,但?;煊行埸S、磷灰石、瀝青等雜質(zhì)。
1.本品有鎮(zhèn)靜、催眠作用。
2.外用能扼殺皮膚細菌及寄生蟲。
3.對消化系的作用:人工朱砂給家兔灌胃0.1-0.2g/kg,能使尿排出的總氮量增加,體重亦有增加。
1.用吸鐵石吸凈鐵屑,研成細粉,或用水飛法制成極細的粉末。
2.《綱目》:2.1.今法惟取好砂研末,以流水飛三次用,其末砂多雜石末、鐵屑,不堪入藥。
2.2.又法,以絹袋盛砂,用蕎麥灰淋汁煮三伏時,取出,流水浸洗過,研粉飛曬用。
(1)取本品粉末,用鹽酸濕潤后,在光潔的銅片上磨擦,銅片表面顯銀白色光澤,加熱烘烤,銀白色消失。(檢查汞鹽)(2)取本品粉末2g,加鹽酸-硝酸(3:1)的混合液2ml,使溶解,蒸干,加水2ml使溶解,濾過,濾液照下述方法試驗:①取濾液,加氫氧化鈉試液,即生成黃色沉淀。(檢查汞鹽)②取濾液調(diào)至中性,加碘化鉀試液,即生成猩紅色沉淀,能在過量的碘化鉀試液中溶解;再以氫氧化鈉試液堿化,加銨鹽即生成紅棕色的沉淀。(檢查汞鹽)③取濾液,加氯化鋇試液,即生成折色沉淀;分離,沉淀在鹽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。(檢查硫酸鹽)④取濾液,加醋酸鉛試液,即生成白色沉淀;分離,沉淀在醋酸銨試液或氫氧化鈉試液中溶解。(檢查硫酸鹽)
心;脾;肺;腎經(jīng)
甘;涼;有毒
1.不宜久服、多服。
2.惡磁石,畏鹽水,忌用火煅。
3.《吳普本草》:畏磁石。惡咸水。
4.《藥對》:忌一切血。
5.《本草從新》:獨用多用,令人呆悶。
鎮(zhèn)心安神;清熱解毒;明目。主癲狂;驚悸;心煩;失眠癥;眩暈;目昏;腫毒;瘡瘍
內(nèi)服:研末,1-3分;入丸、散或伴染他藥同煎。并作丸藥之掛衣。外用:合他藥研末干撒。
1.主治心火偏亢,陰血不足所致心煩神亂,失眠,多夢,怔忡,驚悸,甚則欲吐不吐,胸中懊惱。2.磁朱丸(《備急千金要方》),重鎮(zhèn)安神,潛陽明目,主治水火不濟之心悸失眠,耳鳴耳聾,視物昏花。3.4.5.6.7.安宮牛黃丸(《溫病條辨》),主治邪入心包,舌蹇肢厥,或溫毒神昏譫語者。
1.《本經(jīng)》:養(yǎng)精神,安魂魄,益氣,明目。
2.《別錄》:通血脈,止煩滿、消渴,益精神,悅澤人面,除中惡腹痛,毒氣疥痿諸瘡。
3.《藥性論》:鎮(zhèn)心,主抽風。
4.《日華子本草》:潤心肺,治瘡疥癡息肉,服并涂用。
5.《珍珠囊》:心熱非此不能除。
6.李杲:納浮溜之火而安神明。
7.《醫(yī)學入門》:痘瘡將出,服之解毒,令出少。治心熱煩躁。潤肺止渴,清肝明目,兼辟邪惡瘟疫,破癥瘕,下死胎。
8.《綱目》:治驚癎,解胎毒、痘毒,驅(qū)邪瘧,能發(fā)汗。
9.《本草從新》:定顛狂,止牙疼。
10.《綱目》:丹砂同遠志、龍骨之類則養(yǎng)心氣;同當歸、丹參之類則養(yǎng)心血;同枸杞、地黃之類則養(yǎng)腎;同厚樸、川椒之類則養(yǎng)脾;同南星、川烏之類則祛風??梢悦髂?,可以安胎,可以解毒,可以發(fā)汗,隨佐使而見功,無所往而不可。
11.《本草經(jīng)疏》:丹砂,味甘微寒而無毒,蓋指生砂而言也?!端幮哉摗吩疲ど熬?,清鎮(zhèn)少陰君火之藥。安定神明,則精氣自固?;鸩煌?,則金木得平,而魂魄自定,氣力自倍。五臟皆安,則精華上發(fā),故明目。心主血脈,心火寧謐,則陰分無熱而血脈自通,煩滿自止,消渴自除矣。丹砂體中含汞,汞味本辛,故能殺蟲,宜乎《藥性論》謂其有大毒,若經(jīng)伏火及一切烹煉,則毒等砒、硇,服之必斃。
12.《本草正》:朱砂,入心可以安神而走血脈,入肺可以降氣而走皮毛,入脾可逐痰涎而走肌肉,入肝可行血滯而走筋膜,入腎可逐水邪而走骨髓,或上或下,無處不到,故可以鎮(zhèn)心逐痰,祛邪降火,治驚癇、殺蟲毒,祛中惡及瘡瘍疥癬之屬。但其體重性急,善走善降,變化莫測,用治有余,乃其所長。若同參、芪、歸、術(shù)兼朱砂以治小兒,亦可取效,此必其虛中挾實者乃宜之,否則不可概用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丹砂、辰砂
英文名CINNABARIS來源本品為硫化物類礦物辰砂族辰砂,主含硫化汞(HgS)。采挖后,選取純凈者,用磁鐵吸凈含鐵的雜質(zhì),再用水淘去雜石和泥沙。
性狀本品為粒狀或塊狀集合體,呈顆粒狀或塊片狀。鮮紅色或暗紅色,條痕紅色至褐紅色,具光澤。體重,質(zhì)脆,片狀者易破碎,粉末狀者有閃爍的光澤。無臭,無味。
貯藏置干燥處。
炮制朱砂粉:取朱砂,用磁鐵吸去鐵屑,或照水飛法(附錄Ⅱ D)水飛,晾干或40℃以下干燥。本品為朱紅色極細粉末,體輕,以手指撮之無粒狀物,以磁鐵吸之,無鐵末。無臭、無味。照上述[鑒別](1)、(2)和[檢查]項下試驗,應(yīng)顯相同的結(jié)果。
可溶性汞鹽:取本品1g,加水10ml,攪勻,濾過,靜置,濾液不得顯汞鹽的鑒別反應(yīng)(附錄Ⅳ)。取本品約0.20g,精密稱定,照上述[含量測定]項下的方法測定,含硫化汞(HgS)不得少于98.0%。
鑒別(1)取本品粉末,用鹽酸濕潤后,在光潔的銅片上摩擦,銅片表面顯銀白色光澤,加熱烘烤后,銀白色即消失。
(2)取本品粉末2g,加鹽酸-硝酸(3:1)的混合溶液 2ml使溶解,蒸干,加水 2ml使溶解,濾過,濾液顯汞鹽(附錄Ⅳ)與硫酸鹽(附錄Ⅳ)的鑒別反應(yīng)。
含量測定取本品粉末約0.3g,精密稱定,置錐形瓶中,加硫酸10ml與硝酸鉀1.5g,加熱使溶解,放冷,加水50ml,并加 1%高錳酸鉀溶液至顯粉紅色,再滴加 2%硫酸亞鐵溶液至紅色消失后,加硫酸鐵銨指示液 2ml,用硫氰酸銨滴定液 (0.1mol/L)滴定。每1ml 硫氰酸銨滴定液(0.1mol/L)相當于11.63mg 的硫化汞(HgS)。
本品含硫化汞(Hgs) 不得少于96.0%。
歸經(jīng)歸心經(jīng)。
性味甘,微寒;有毒。
注意本品有毒,不宜大量服用,也不宜少量久服,肝腎功能不全者禁服。
功能主治清心鎮(zhèn)驚,安神解毒。用于心悸易驚,失眠多夢,癲癇發(fā)狂,小兒驚風,視物昏花,口瘡,喉痹,瘡瘍腫毒。
用法用量0.1~0.5g,多入丸散服,不宜入煎劑。外用適量。
摘錄《中國藥典》《中藥大辭典》:朱砂拼音注音Zhū Shā別名丹粟(《山海經(jīng)》),丹砂(《本經(jīng)》),赤丹(《淮南子》),汞沙(《石藥爾雅》),辰砂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。
出處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
來源為天然的辰砂礦石。劈開辰砂礦石,取出巖石中夾雜的少數(shù)朱砂??衫酶∵x法,將鑿碎的礦石放在直徑約尺余的淘洗盤內(nèi),左右旋轉(zhuǎn)之,因其比重不同,故砂沉于底,石浮于上。除去石質(zhì)后,再將朱砂劈成片、塊狀。其片狀者稱為"鏡面砂",塊狀者稱"豆瓣砂",碎末者稱"朱寶砂"。
生境分布主產(chǎn)貴州、湖南、四川、廣西、云南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三方晶系。晶體成厚板狀或菱面體,在自然界中單體少見,多呈粒狀、致密狀塊體出現(xiàn),也有呈粉末狀被膜者。顏色為朱紅色至黑紅色,有時帶鉛灰色。條痕為紅色。金剛光澤,半透明。有平行的完全解理。斷口呈半貝殼狀或參差狀。硬度2~2.5。比重8.09~8.2。性脆。常呈礦脈,產(chǎn)于石灰?guī)r、板巖、砂巖中。
性狀為大小不一的片狀、塊狀或細小顆粒狀。鮮紅色或暗紅色,有光澤。體重,無臭,無味。商品有以下幾種。
①朱寶砂
又名:洋尖砂、澤光砂。呈細小片塊狀或顆粒狀,色紅明亮,觸之不染手。
②鏡面砂(《雷公炮炙論》)
又名:劈砂、片砂。呈斜方形或長條形的片狀,厚薄不一,邊緣不齊,色紅而鮮艷,光亮如鏡面微透明,質(zhì)較松脆,易破碎。
③豆瓣砂
又名:豆砂(陶弘景),個砂。呈塊狀,較大,方圓形或多角形,顏色發(fā)暗或現(xiàn)灰黑,體重質(zhì)堅而不易碎。
上述藥材以色紅鮮艷、有光澤、微透明、無雜質(zhì)者為佳。不溶于水、硝酸及硫酸,但能溶于王水和硫化鈉溶液。
化學成分朱砂主要成分為硫化汞,純者相當于HgS,理論上含汞86.2%,硫13.8%;但常夾雜種種物質(zhì),其中最常見者為雄黃、磷灰石、瀝青質(zhì)等。
炮制用吸鐵石吸凈鐵屑,研成細粉,或用水飛法制成極細的粉末。
《綱目》:"今法惟取好砂研末,以流水飛三次用,其末砂多雜石末、鐵屑,不堪入藥。又法,以絹袋盛砂,用蕎麥灰淋汁煮三伏時,取出,流水浸洗過,研粉飛曬用。"
歸經(jīng)入心經(jīng)。
①《雷公炮制藥性解》:"入心經(jīng)。"
②《本草經(jīng)解》:"入足少陰腎經(jīng)、足太陰脾經(jīng)、手少陰心經(jīng)。"
③《本草再新》:"入心、肺二經(jīng)。"
性味甘,涼,有毒。
①《本經(jīng)》:"味甘,微寒。"
②《吳普本草》:"黃帝、岐伯:苦,有毒。李氏:大寒。"
③《藥性論》:"有大毒。"
④《日華子本草》:"涼,微毒。"
注意不宜久服、多服。
①《吳普本草》:"畏磁石。惡咸水。"
②《藥對》:"忌一切血。"
③《本草從新》:"獨用多用,令人呆悶。"
功能主治安神,定驚,明日,解毒。治癲狂,驚悸,心煩,失眠:眩暈,目昏,腫毒,瘡瘍,疥癬。
①《本經(jīng)》:"養(yǎng)精神,安魂魄,益氣,明目。"
②《別錄》:"通血脈,止煩滿、消渴,益精神,悅澤人面,除中惡腹痛,毒氣疥瘺諸瘡。"
③《藥性論》:"鎮(zhèn)心,主抽風。"
④《日華子本草》:"潤心肺,治瘡疥痂息肉,服并涂用。"
⑤《珍珠囊》:"心熱非此不能除。"
⑥李杲:"納浮溜之火而安神明。"
⑦《醫(yī)學入門》:"痘瘡將出,服之解毒,令出少。治心熱煩跺。潤肺止渴,清肝明目,兼辟邪惡瘟疫,破癥瘕,下死胎。"
⑧《綱目》:"治驚癇,解胎毒、痘毒,驅(qū)邪瘧,能發(fā)汗。"
⑨《本草從新》:"定顛狂,止牙疼。"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研末,1~3分;入丸、散或拌染他藥同煎。并作丸藥之掛衣。外用:合他藥研末干撒。
復方①治風邪諸痢,狂言妄走,精神恍惚,思慮迷亂,乍歌乍哭,飲食失常,疾發(fā)撲地,口吐白沫,口噤戴眼,年歲深遠者:辰砂(光明者,研)一兩,酸棗仁(微炒,研),乳香(光瑩者,研)各半兩。上三味合研令勻,先令病人盡量飲酒沉醉,次取藥五錢匕,酒一盞,調(diào)下,于靜室中安睡,勿令驚動。(《圣濟總錄》丹砂丸)
②治喜怒無極,發(fā)狂:辰砂、白礬、郁金。為末,蜜丸。薄荷湯送下十丸。(《士材三書》辰砂丸)
③治一切驚憂思慮或夢思恍惚,作事多忘,但是一切心氣不足,癲癇狂亂,悉皆治之:顆塊朱砂二兩,獖豬心二個,燈心三兩。上將豬心切開,入朱砂、燈心在內(nèi),麻線系合,于銀石器內(nèi)煮一伏時出,不用豬心及燈心,只將朱砂研極細,用真茯神末二兩,酒煮薄糊,和朱砂為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九丸至十五丸,加至二十一丸,用去心麥門冬煎湯下。癲癇至甚者,乳香、人參湯下。夜寢不寐或多亂夢,炒酸棗仁湯下。(《百一選方》歸神丹)
④治產(chǎn)后顛狂,敗血及邪氣入心:辰砂一、二錢。研細飛過,用飲兒乳汁三、四茶匙調(diào)濕,以紫項地龍一條,入藥滾三滾,刮凈,去地龍,入無灰酒一盞,分作三、四次服。(《綱目》)
⑤治心神昏亂,驚悸怔忡,寢寐不安:朱砂、黃連各半兩,當歸二錢,生地黃三錢,甘草二錢。上為細末,酒泡蒸餅,丸如麻子大,朱砂為衣。每服三十丸,臥時津液下。(《醫(yī)宗金鑑》朱砂安神丸)
⑥治心虛遺精:豬心一個,批片相連,以飛過朱砂末摻入,線縛:白水煮熟食之。(《唐瑤經(jīng)驗方》)
⑦治眼昏暗,能令徹視見遠:朱砂半兩(細研),青羊膽一枚。上以朱砂末入膽中,懸屋西北角,陰干,白日取出,丸如小豆大。每于食后,以粥飲下十丸。(《圣惠方》朱砂丸)
⑧明目:光明砂(丹砂中之最上者)一兩,神曲四兩,磁石二兩。上三味末之,煉蜜為丸,如梧子大。飲服三丸,日三,不禁,常服益眼力。(《千金方》神曲丸)
⑨治喉咽腫痛,咽物妨悶:丹砂一分(研,水飛),芒硝一兩半(研)。上二味再同研勻,每用一字,時時吹入喉中。(《圣濟總錄》丹砂散)
⑩治諸般吐血:丹砂(研飛),蛤粉。上二味等分,研細合和令勻,每服二錢匕,溫灑調(diào)下。(《圣濟總錄》朱粉散)
⑾治沙蜂叮螫:朱砂末,水涂之。(《摘元方》)
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《中藥大辭典》:朱砂拼音注音Zhū Shā別名丹粟、丹砂、朱丹、赤丹、汞沙、真朱、光明砂、辰砂
英文名Cinnabar出處出自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1.《吳普本草》:丹砂,生武陵。采無時。能化朱成水銀。
2.陶弘景:按,此化為汞及名真朱者,即是今朱砂也。俗醫(yī)皆別取武都、仇池雄黃夾雌黃者名為丹砂,方家亦往往俱用,此為謬矣。
3.《開寶本草》:朱砂,今出辰州、錦州者,藥用最良,余皆次焉。
4.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:丹砂入火,則烈毒能殺人,急以生羊血、童便、金汁等解之。
來源藥材基源:為天然的辰砂礦石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innabar
采收和儲藏:劈開辰砂礦石,取出巖石中夾雜的少數(shù)朱砂。可利用浮選法,將鑿碎的礦石放在直徑約尺余的淘洗盤內(nèi),左右旋轉(zhuǎn)之,因其比重不同,故砂沉于底,石浮于上。除去石質(zhì)后,再將朱砂劈成片、塊狀。其片狀者稱為鏡面砂塊狀者稱豆瓣砂,碎末者稱朱寶砂。
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常呈礦脈產(chǎn)于石灰?guī)r、板巖、砂巖中。
資源分布:產(chǎn)于湖北、湖南、廣西貴州、四川、云南等省區(qū)。
原形態(tài)三方晶系。晶體成厚板狀或菱面體,在自然界中單體少見,多呈粒狀、致密狀塊體出現(xiàn),也有呈粉末狀被膜者。顏色為朱紅色至黑紅色,有時帶鉛灰色。條痕為紅色。金剛光澤,半透明。有平行的完全解理。斷口呈半貝殼狀或參差狀。硬度2-2.5。比重8.09-8.2。性脆。
性狀性狀鑒別 本品為粒狀或塊狀集合體。呈顆粒狀或塊片狀。鮮紅色或暗紅色,有時帶有鉛灰色的錆色;條痕紅色至褐紅色;手觸之不染指。不透明或半透明。體重,片狀者質(zhì)脆,易破碎;塊狀者質(zhì)較堅硬,不易破碎;粉末狀者有閃爍光澤。氣味皆無。以色鮮紅、有光澤、半透明、體重、質(zhì)脆、無雜質(zhì)者為佳。
顯微鑒別 反射偏光鏡下:反射色為藍灰色,內(nèi)反射為鮮紅色;偏光色顏色常被內(nèi)反射掩蓋,偏旋旋旋旋光性顯著;反射率27%(伏黃)。
透射偏光鏡下:為紅色,透明,平行消光,干涉色鮮紅色;一軸晶;正旋旋旋旋光性。折射率No=2.913,Ne=3.272;雙折射率較高,Ne-No=0.359。
品質(zhì)標志 (1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》1995年版規(guī)定:本品含硫化汞(HgS)不得少于96.0%。
(2)雜質(zhì)含量限制 鐵:取本品1g,加稀鹽酸20ml,加熱煮沸10min,放冷,濾過,濾液置250ml量瓶中,加氫氧化鈉試液中和后,用水稀釋至刻度。取稀釋液10ml,照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》1995年版(附錄ⅨD)鐵鹽檢查法檢查,如顯顏色,與標準鐵溶液4ml制成的對照液比較,不得更深(0.1%)。
商品規(guī)格 商品常以形狀不同,分為珠寶砂(正洋尖砂)、鏡面砂、豆瓣砂。
(1)珠寶砂 呈細小顆?;蚍勰睿r紅色,明亮。
(2)鏡面砂 多呈斜方形、長條形或不規(guī)則片狀,大小厚薄不等,直徑1.0-15cm,厚0.2-0.3cm。光亮如鏡。質(zhì)脆,易碎。以其顏色質(zhì)地不同,又分為紅鏡(鮮紅色,質(zhì)稍松)與青鏡(色發(fā)暗,質(zhì)較堅)兩種,但均通用。
(3)豆瓣砂 又名豆砂或個砂,形如豆狀,方圓形塊狀,多棱角。多為大個,夾有小粒者,赤紅色,有亮光。
化學成分朱砂主要成分為硫化汞(Mercuric sulfide HgS),含汞量85.41%,但?;煊行埸S、磷灰石、瀝青等雜質(zhì)。
藥理作用1.本品有鎮(zhèn)靜、催眠作用。
2.外用能扼殺皮膚細菌及寄生蟲。
3.對消化系的作用:人工朱砂給家兔灌胃0.1-0.2g/kg,能使尿排出的總氮量增加,體重亦有增加。
炮制1.用吸鐵石吸凈鐵屑,研成細粉,或用水飛法制成極細的粉末。
2.《綱目》:2.1.今法惟取好砂研末,以流水飛三次用,其末砂多雜石末、鐵屑,不堪入藥。
2.2.又法,以絹袋盛砂,用蕎麥灰淋汁煮三伏時,取出,流水浸洗過,研粉飛曬用。
鑒別(1)取本品粉末,用鹽酸濕潤后,在光潔的銅片上磨擦,銅片表面顯銀白色光澤,加熱烘烤,銀白色消失。(檢查汞鹽)(2)取本品粉末2g,加鹽酸-硝酸(3:1)的混合液2ml,使溶解,蒸干,加水2ml使溶解,濾過,濾液照下述方法試驗:①取濾液,加氫氧化鈉試液,即生成黃色沉淀。(檢查汞鹽)②取濾液調(diào)至中性,加碘化鉀試液,即生成猩紅色沉淀,能在過量的碘化鉀試液中溶解;再以氫氧化鈉試液堿化,加銨鹽即生成紅棕色的沉淀。(檢查汞鹽)③取濾液,加氯化鋇試液,即生成折色沉淀;分離,沉淀在鹽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。(檢查硫酸鹽)④取濾液,加醋酸鉛試液,即生成白色沉淀;分離,沉淀在醋酸銨試液或氫氧化鈉試液中溶解。(檢查硫酸鹽)
歸經(jīng)心;脾;肺;腎經(jīng)
性味甘;涼;有毒
注意1.不宜久服、多服。
2.惡磁石,畏鹽水,忌用火煅。
3.《吳普本草》:畏磁石。惡咸水。
4.《藥對》:忌一切血。
5.《本草從新》:獨用多用,令人呆悶。
功能主治鎮(zhèn)心安神;清熱解毒;明目。主癲狂;驚悸;心煩;失眠癥;眩暈;目昏;腫毒;瘡瘍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研末,1-3分;入丸、散或伴染他藥同煎。并作丸藥之掛衣。外用:合他藥研末干撒。
復方1.主治心火偏亢,陰血不足所致心煩神亂,失眠,多夢,怔忡,驚悸,甚則欲吐不吐,胸中懊惱。2.磁朱丸(《備急千金要方》),重鎮(zhèn)安神,潛陽明目,主治水火不濟之心悸失眠,耳鳴耳聾,視物昏花。3.4.5.6.7.安宮牛黃丸(《溫病條辨》),主治邪入心包,舌蹇肢厥,或溫毒神昏譫語者。
各家論述1.《本經(jīng)》:養(yǎng)精神,安魂魄,益氣,明目。
2.《別錄》:通血脈,止煩滿、消渴,益精神,悅澤人面,除中惡腹痛,毒氣疥痿諸瘡。
3.《藥性論》:鎮(zhèn)心,主抽風。
4.《日華子本草》:潤心肺,治瘡疥癡息肉,服并涂用。
5.《珍珠囊》:心熱非此不能除。
6.李杲:納浮溜之火而安神明。
7.《醫(yī)學入門》:痘瘡將出,服之解毒,令出少。治心熱煩躁。潤肺止渴,清肝明目,兼辟邪惡瘟疫,破癥瘕,下死胎。
8.《綱目》:治驚癎,解胎毒、痘毒,驅(qū)邪瘧,能發(fā)汗。
9.《本草從新》:定顛狂,止牙疼。
10.《綱目》:丹砂同遠志、龍骨之類則養(yǎng)心氣;同當歸、丹參之類則養(yǎng)心血;同枸杞、地黃之類則養(yǎng)腎;同厚樸、川椒之類則養(yǎng)脾;同南星、川烏之類則祛風??梢悦髂?,可以安胎,可以解毒,可以發(fā)汗,隨佐使而見功,無所往而不可。
11.《本草經(jīng)疏》:丹砂,味甘微寒而無毒,蓋指生砂而言也?!端幮哉摗吩疲ど熬?,清鎮(zhèn)少陰君火之藥。安定神明,則精氣自固?;鸩煌?,則金木得平,而魂魄自定,氣力自倍。五臟皆安,則精華上發(fā),故明目。心主血脈,心火寧謐,則陰分無熱而血脈自通,煩滿自止,消渴自除矣。丹砂體中含汞,汞味本辛,故能殺蟲,宜乎《藥性論》謂其有大毒,若經(jīng)伏火及一切烹煉,則毒等砒、硇,服之必斃。
12.《本草正》:朱砂,入心可以安神而走血脈,入肺可以降氣而走皮毛,入脾可逐痰涎而走肌肉,入肝可行血滯而走筋膜,入腎可逐水邪而走骨髓,或上或下,無處不到,故可以鎮(zhèn)心逐痰,祛邪降火,治驚癇、殺蟲毒,祛中惡及瘡瘍疥癬之屬。但其體重性急,善走善降,變化莫測,用治有余,乃其所長。若同參、芪、歸、術(shù)兼朱砂以治小兒,亦可取效,此必其虛中挾實者乃宜之,否則不可概用。
摘錄《中華本草》《中藥大辭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