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《生草藥性備要》
為豆科植物大豬屎豆的根。
植物形態(tài)詳"自消容"條。
①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"治傷癥。"
②《嶺南采藥錄》:"治內(nèi)傷。"
內(nèi)服:煎湯。
馬鈴根
出自《生草藥性備要》
藥材基源:為豆科植物大豬屎豆的根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rotalaria assamitca Benth.
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挖,洗凈,切片,鮮用或曬干。
分布于臺灣、湖北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多栽培于我國南部。
大豬屎豆 直立灌木狀草本,高1-2m。莖和枝均有絲光質(zhì)短柔毛。單葉互生,膜質(zhì);葉柄長2-3mm;托葉小,鉆形,宿存;葉片長圓形或倒披針狀長圓形,長5-12cm,寬2-2.5cm,先端鈍,有小尖頭,基部楔形,上面無毛,下面有絹質(zhì)短柔毛。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,花疏生,有花20-30朵,花梗長約1cm;小苞片2,線狀披針形;花萼長12-16mm,5深裂,裂片披針形,長約12-15mm;蝶形花冠,金黃色,伸出萼外,長達2cm;雄蕊10,單體,花藥異型;雌蕊1,花柱長,彎曲。莢果長圓形,上部寬大,下部較狹,長約5cm,寬1.5-2cm。種子多數(shù)?;ㄆ?-10月,果期8-11月。
脾經(jīng)
淡;涼
涼血降壓。主跌打損傷,高血壓病
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,鮮品30-60g。
1.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治傷癥。
2.《嶺南采藥錄》:治內(nèi)傷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《生草藥性備要》
來源為豆科植物大豬屎豆的根。
原形態(tài)植物形態(tài)詳"自消容"條。
功能主治①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"治傷癥。"
②《嶺南采藥錄》:"治內(nèi)傷。"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。
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自消容根拼音注音Zì Xiāo Rónɡ Gēn別名馬鈴根
英文名Root of Assan Crotalaria出處出自《生草藥性備要》
來源藥材基源:為豆科植物大豬屎豆的根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rotalaria assamitca Benth.
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挖,洗凈,切片,鮮用或曬干。
生境分布分布于臺灣、湖北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多栽培于我國南部。
原形態(tài)大豬屎豆 直立灌木狀草本,高1-2m。莖和枝均有絲光質(zhì)短柔毛。單葉互生,膜質(zhì);葉柄長2-3mm;托葉小,鉆形,宿存;葉片長圓形或倒披針狀長圓形,長5-12cm,寬2-2.5cm,先端鈍,有小尖頭,基部楔形,上面無毛,下面有絹質(zhì)短柔毛。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,花疏生,有花20-30朵,花梗長約1cm;小苞片2,線狀披針形;花萼長12-16mm,5深裂,裂片披針形,長約12-15mm;蝶形花冠,金黃色,伸出萼外,長達2cm;雄蕊10,單體,花藥異型;雌蕊1,花柱長,彎曲。莢果長圓形,上部寬大,下部較狹,長約5cm,寬1.5-2cm。種子多數(shù)?;ㄆ?-10月,果期8-11月。
歸經(jīng)脾經(jīng)
性味淡;涼
功能主治涼血降壓。主跌打損傷,高血壓病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,鮮品30-60g。
各家論述1.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治傷癥。
2.《嶺南采藥錄》:治內(nèi)傷。
摘錄《中華本草》